睡眠教练之睡前、睡后注意事项
(2020-05-05 18:54:55)分类: 学习 |
睡眠教练之睡前、睡后注意事项
睡觉前后的准备和行动,其实和睡着的时间是一样重要的。有时甚至比睡着更加重要。因为这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时间。做好准备再入睡,会直接影响到这一晚睡眠的质量。同样的,第二天醒来后的行为会影响一整天的状态。理想的情况是,你需要90分钟的睡前适应时间和同样时长的睡醒后适应期。
睡前的动作可以让我们准备好进入一个又一个的睡眠周期,更重要的是,这还让我们觉得自由和灵活,因为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早一点或者晚一点睡。而醒来后的行动让我们更有效地开始新的一天。
睡前的时间
这段时间其实是为了让你更好地进入睡眠的。就像你很晚才吃饭,不能马上上床睡觉吧,肯定要先让食物消化得差不多才行。因为根据昼夜节律,你的大脑本来会从晚上9点或10点左右,开始抑制肠道活动,不利于消化食物。到了晚上还饱食,打乱了身体的节奏,形成负担了,又比如,你和同事聊到了工作上的一些棘手问题,大脑的高负荷运转也是会影响睡眠的。所以说,睡觉前做一些有助于入睡的事情,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列举了几个睡前准备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可以整理收拾一下东西。准备好明天上班或者出行的衣服,也可以做做家务,洗个碗,洗个衣服之类的。又比如,可以拿出纸和笔,列一份清单,把自己在想的事情都写下来,什么想法啊、担心和关心的事情啊,都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是非常放松和随意的。完成之后,就把这个清单放到钥匙边,或者其他第二天一定会带走的东西旁边,等明天再处理这些事情。这样做,也是给自己一个暗示,躺在床上的时候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把所有问题都处理好了,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休息了。
再推荐了一个小细节——用鼻子呼吸。
英国的呼吸专家帕特里克·麦基翁有一本关于用鼻子呼吸的著作,叫《氧气的好处》,书中提到说,用口腔呼吸会大幅提高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发生率。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的患者,会在晚上睡眠的时候反复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这时候,大脑就会发出缺氧的信号,把患者从睡梦中唤醒,就会严重干扰到睡眠。
怎么知道自己睡觉时是用鼻子还是嘴呼吸呢?也很容易判断,留意一下,自己早上醒来,如果觉得口干舌燥,就说明你夜里是用嘴呼吸的;如果口腔还是湿润的,就说明是用鼻子呼吸的。
发现自己不是用鼻子呼吸,也不用着急,有一个解决方案——用鼻贴。
在临睡前,贴上鼻贴来扩张鼻腔通道,然后用轻薄、低过敏性的医用胶带封上自己的嘴巴,让自己慢慢习惯在夜里用鼻子呼吸。
睡醒后
睡醒后到出门前最好留出90分钟的时间做准备。
睡醒的第一件事不要看手机。因为这时候人的状态并不是很好,皮质醇水平是最高的。所谓的皮质醇,是我们碰到压力之后身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如果一早就看各种信息,会使得皮质醇一直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这不就把我们的生理节律打乱了吗。所以建议,睡觉前把手机放到卧室外,利用闹钟或者模拟日出唤醒灯来叫醒自己,这样更符合昼夜节律。建议醒来后至少15分钟才看手机。
那不看手机,我们可以做什么呢?你可以选择做点运动,散步、瑜伽或者骑个自行车。你也可以选择在这时候锻炼一下自己的大脑,听一些学习的音频,或者听听时事新闻等等,选择任何你喜欢的内容听。
介绍了一个“偷懒假”的方式,特别适合周末休息在家的时候用。一般我们放假总喜欢睡觉睡到自然醒,感觉 R90
的方案要被打断了。其实,在放假的时候,依然可以按照平常的计划,让生物钟正常地运行。具体怎么做呢?很简单,闹钟跟平常一样的设置,让自己在固定的时间起床,跟平常一样,该运动的运动,该听音频的听音频,再吃个早餐。如果想的话,也可以回到床上继续休息。这就是所谓的“偷懒假”。发现没有,这样做你既可以保持自己的昼夜节律,又不会因为
R90 而失去了生活乐趣。只要我们能够掌控,偶尔任性地熬夜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