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反相成的道理

(2020-04-26 19:02:30)
分类: 学习
相反相成的道理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别用常识理解复杂世界。
想要从复杂随机事件中看到真正的规律,最好的办法是像搞自然科学一样,进行大规模的重复实验。放弃“一切都是注定的”这个思想,把历史事件当成众多可能性里的一种,把未来当成一个概率分布,然后尽可能地使用统计方法,通过历史数据去计算未来事件的概率。与其追求各种想当然的常识指导未来,不如把历史当作一个数据库,从中发觉统计规律。
常识特别善于事后解释事件,但是这种解释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理解。比如某场比赛中国女篮以三分优势击败韩国,赛后总结自然全是成功经验,可如果中国队最后两个球偶然没投进去,媒体上必然又全是失败的反思。我们看这些事后的经验总结或反思,总是觉得它们说得都挺有道理,简直是常识。专家们也正是根据这些道理去预测未来。可是事先你怎么知道这些完全相反的道理哪个会起作用呢?
为什么说:最好的传播策略,不是花大价钱请少数名人来代言,而是用相同的钱,请一批影响力中等的人来传播。
常识告诉我们:消息想要在人群中流行开来,就需要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推波助澜。
根据“关键人物”理论,扩大知名度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名人做广告,这个说法符合人们的常识,但问题是,这个理论并没有获得大规模统计实验的支持。
研究人员找了一批“关键人物”,这些人有很多粉丝,而且在最近的一个月内,成功引发了某个消息的大量传播,但这些关键人物在第二个月,不一定还能引起这么大的传播量。也就是说,名人虽然比一般人更容易导致一条消息被广泛传播,但这个能力的实际效果起伏极大,一点都不可靠。
研究表明,成功很可能是因为“运气”。
实验人员做了一个网站,上面有48首歌,然后招募了一万多名受试者,给这48首歌打分,如果他们愿意,还可以下载这些歌曲。有些受试者都是独立的,他们只能看到歌曲的名字,我们把这个组叫独立组。另外一些受试者还可以看到自己组里每首歌的下载次数。我们把这个组叫做社会影响组。
实验表明,在独立组获得高分的歌,在社会影响组也是好歌,而且流行程度比在独立组更高。也就是说,在听众被人们选择影响的情况下,流行的东西会变得更流行,会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
但这个实验最重要的结果是:具体哪首歌能登上排行榜第一名,是非常偶然的事件。
有些歌可能纯粹因为运气好,在实验的早期就获得了更多的下载次数,后来的受试者们就会受到影响,也认为这首歌好听,以至于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形成正反馈。
最初的运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谁能脱颖而出。有一首歌在独立组排第26名,在社会影响组竟然排到了第一位。总的来说,尽管特别不好的歌肯定不能流行,但好歌想要流行还是需要很大的运气成分。
独立组排名前五的歌曲,只有50%的可能性,在社会影响组也进前五。
我们生活在一个彼此影响的社会里。你想听一首歌,也许只是因为朋友的推荐;你想看一部电影,也许只是因为恰好在微博上看了一眼。如果历史能重演,很多明星未必都能成名,蒙娜丽莎可能不会是全世界最出名的画。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事情的成败归结为人的因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甚至归结为阴谋论,好像什么都是注定的一样,但事实却是,很多事情只不过是偶然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