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婚姻是科学的必然
(2020-04-21 22:54:04)分类: 学习 |
同性婚姻是科学的必然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雌雄同体”。
现在科学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睾酮分泌带来的男女生理差异,对男女大脑、男女行为模式的影响都不是决定性的。
“男孩该有男孩样,女孩该有女孩样”这种论调,是人类的父母受到周围文化影响,又灌输给孩子的结果。男女基因和激素的差别本身,并不会规定一个人该具备男性特质还是女性特质。
首先,过去的性科学史认为的两性差异,建立在对两性生理和生殖行为差异的观察上,随着科学的发展、观察的深入,那些观点都开始被新的证据所动摇。其次,不管是性基因还是睾酮,都不能先天决定人的行为模式和大脑运转方式,长期以来认为男女存在先天特质、潜能、性格上的差异,这样的观点都是成长环境影响的结果。第三,我们在未来或许能够重建社会发展系统,改变男女性别差异的社会框架,建立一个男女真正平等的未来,这个未来不管对人类个体还是全体,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如今,有意识的性别歧视是一件让有识之士感到恶心的事,可人们虽然嘴里都在说着男女平等,其实对两性的主流印象还是性别决定论。人们没意识到,性别决定论就是男女不平等的底层逻辑。我们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其他人思,故我在”的社会产物,性别决定论带来的性别偏见,伤害和限制了男性,也让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继续处于弱势位置。我们现在既然知道这种偏见不是自然法则,所以科学的发展告诉我们同性婚姻的合法性是必然的。
前一篇:U型幸福曲线
后一篇:科学认识经济增长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