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政策调整
(2020-04-08 22:00:27)长期的政策调整
3月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罕见的大幅下跌,美股最为显著,两周内4次熔断,全球恐慌指数(VIX)刷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高记录。
不同于1970年以来的其他9次熊市,此次美股危机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叠加了美国经济、金融失衡等长期风险因素。形态上,是外部冲击引发的熊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和内部结构失衡引发的熊市(2008年“雷曼”危机)的综合。
当前主流分析认为,全球疫情的有效控制需至少3个月以上的较强管控,且疫情海外高峰或出现于今年下半年,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
疫情和经济,都不是独立在单一国界内的事情。在积极防止疫情境外输入的情况下,中国一系列经济调控政策也在陆续出台。
多位经济学家,得出一个总体判断:我国的政策应对需要强调行政、财政和货币等政策的统一协调,聚焦外贸止损、产业升级、积极收储石油、关键农产品储备、减缓人民币汇率波动、预防美联储救市的溢出效应、维持“中国制造”优势并培育关键行业等,尤其要重视科技行业和服务业的恢复与发展。
前一篇:把逛街者变成购买者的八条黄金法则
后一篇:商业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