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前提是满足对方的需求
我们在沟通中需要系统地理解如何认知、挖掘、塑造甚至迁移对方的需求,把对话建筑在满足对方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这样的沟通才会顺畅。
所谓的“需求”,是广义的需求,包括物质利益,例如金钱的需求,也包括心理欲求,例如赏识、归属、控制、荣耀、自尊、地位等等。
要激发沟通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前提是满足对方需求。
所以,当你向我提问的时候,我倒想问你,你可曾了解过?如果了解,你可曾去有效地照顾?如果没有,你就能理解这种被动状况出现的原因了。
你作为一个上司需要做的事。
对对方而言,你可以帮助他改变他的行为,帮助他建立意识,也就是提点他,让他知道他的这种回避态度很可能给别人造成困扰。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托马斯·基尔曼提出过冲突二维模型。这个模型把人际沟通划分为五种风格,分别是竞争型、退让型、妥协型、合作型、回避型。
具体来说,如果你特别在意实现自身的利益,不太关心对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竞争型。
如果你特别在意与对方的关系,甚至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的利益,就是退让型。
如果你在利益与关系之间想找平衡,就是妥协型。
如果你在利益和关系之间想要实现双赢,当然,这需要学习方法才能实现,此时就是合作型。
剩下的最后一种就是回避型,在这种沟通模式下,当事人往往对利益和关系都不在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