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阅世
行走江湖几十年来,无非知人阅世这四个字。
所谓阅世,总结起来是三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
所谓知人,就是把各色人等都见识个遍,上至高官巨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官员,还有许多巨富,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还有不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江湖中人,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交友有原则,才能有所补益。
其实“朋友”本来不是一个词,而是一对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在甲骨文中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当商周年间,大规模的教育出现后,我们的先祖假借古字“朋”群鸟相聚的意思来作为学生们之间的称呼,
而“友”在甲骨文中是两只右手靠在一起的形状,本意为友好。
所以“朋”和“友”区别很大,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师从同一个老师的人称为“朋”,《论语·学而》中记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里的“朋”就是同学的意思,把同门所谓“朋党”,其实就是同学会的意思;
而志同道合之人称为“友”。无论是酒友、牌友、还是球友、战友、乃至狱友,总是在某方面有志同道合的一点。
今天,“朋友”这个称谓逐渐失去本义。
尤其是微信流行之后,扫个码就能成为好友,
如果说微博是一个广场,鱼龙混杂,所有人都可以高声议论;
那么微信就是客厅,只有好友才能登门拜访,可惜如今客厅里坐满了来路不明的好友,以至于主人在客厅里都浑身不自在。
把真正的朋友分成三类,谈不上高下深浅之别,只是相处的模式和边界不同。
境界一:可以交流
第一类朋友,叫做可以交流,交浅不言深,言深不交浅。可以交流有两重含义,首先要值得交流,其次要能够交流。
值得交流的前提很简单,就是人品,朋友一定要是好人,是热心人,是走正路的人,能力是否出众倒无所谓,我给这样的人取了个外号,叫做“无公害植物”,要说成就什么伟业谈不上,但是人很阳光,充满正能量,我很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如果一个人品质有问题,万万不可深交。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其实并不简单的。毕竟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些人看起来很邪,但其实很正,有些人看起来很正,其实路子很邪诡。当然,有很多人为求生计,在污泥浊水中挣扎,但他骨子里还是渴望阳光,在今天这个世道下,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说话。
说真话在某些时候是危险的,小则不合群,容易得罪别人,大则容易惹祸上身。
但是绝对不要说假话,不要说违心的话。现在这个社会上阿谀奉承的人太多,到处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都认为说恭维话不掏钱,光赢不亏,成本最低,所以越说越多,这也符合人避实就虚,趋利避害的特点,但其实付出的是你的人品和格局。
所以告诫自己,可以不说真话,但一定不能说假话。朋友们相处的时候,或者遇到重大社会问题的时候,可以苟全,但是不能违心。交朋友的底线也是一样的,你可以不当好人,但一定不能当坏人。
能够交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聊得来,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还有一类人,可能是囿于视野格局所限吧,整天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关注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蜗牛角上争天地,对于外界基本丧失了直觉,和这些人在一起,着实感觉很痛苦。
值得交流、能够交流,两个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已经筛掉90%的人,很多人立身不正,花言巧语,更多人则是浑浑噩噩,人云亦云,这样的人还是不交为妙。
境界二:可以合作
第二类朋友,叫做可以合作。
什么叫合作,用一句话来说:“你帮我,我帮你,我们是兄弟”。
这个世界比政党最大的是政权,比政权更大的是国家,比国家更大的是什么呢?”他们你看我我看你,我说:“是江湖,政党可以更替,政权可以倒闭,国家可以衰亡,唯独江湖永存。
行走江湖,权重要,钱重要,刀枪也重要,但都不如道义重要。在江湖这样一个没有明确规则和尺度的世界里,能够傍身的只有道义,右手提大刀,左手读春秋的关公,就是道义的化身,这也是关公在海内外黑白两道广受尊崇的原因。
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与武侠中的那个快意恩仇的江湖不一样,想要做成一件事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靠谱”,有人说靠谱是契约精神,有人说靠谱是尊重时间,也有人解释为有效反馈,要我说其实很简单,把事情交托给你,能让别人睡得着,这就是靠谱。
除了靠谱外,还要有能力。市场经济只信奉两种游戏规则,要么是店大欺客,要么是客大欺店。要想当大客,必须有实力。有了实力,你的一切就成了规则。
同流而不合污,和光而不同尘。
这个社会不管怎么腐败,理论上腐败最高只占49%,还有51%是不腐败的。因为超过50%,社会体系就会崩溃。因此我们绝不做阳光之外的交易。
老板成长有三要,要命,要钱,要名,遇到生存危机的时候,只要能保住命,什么都可以给你;保住命之后,老板的目标就是拼命挣钱,名声什么的可以都给你,几乎所有大老板们在这个有求于你的阶段,都展现出了人类最优秀的特质,进取、谦虚、敢于挑战、尊重知识,几乎集中了成功的所有优点。
等老板挣足钱了,那就一个都不能少了。名也要、利也要、权也要,这时候他们不需要老师,需要的是擦鞋拍马,高呼老板英明的人。
很多所谓的成功者本质上是机会主义的成功,乱世中升起来的就是太阳,成功与否不是评判合作的尺度。
境界三:可以托付
第三类的朋友,叫可以托付。这样的朋友,可遇不可求,有一两个就是幸运。谈恋爱讲究托付终身,交朋友也一样,因为你托付的,很可能是身家性命。
酒桌上闲聊,提起托付,席间有人讲了一个亲身经历,他儿子在海外留学多年,前段时间回国正式步入社会,工作前夕,他儿子和他推心置腹的谈了一次,儿子问到:“如果有一天你出了事,常规社会途径失效的时候,我该去找谁”?
这是一个冷静而深刻的问题,这位老兄在体制内混了半生,关系网不可谓不深厚,但说到可以托付的朋友,思考良久,最终也只数出一个半。
世事像一把筛子,当你走红时,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当你落魄时,米往哪里走,糠往哪里走,沙子往哪里走,都会各归其位。
切记: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
最重要的是分寸感
其实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分寸感,孔子他把朋友分为四类,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共学”即共同学习的伙伴;
“适道”即拥有共同目标和志向的“同道中人”;
“立”与“三十而立”意思类似,指的是到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
“可与立”也就是可以共事;
“权”指通权达变。
“可与权”的意思是紧要关头,可以一起权衡利弊轻重的人。
只是切记凡事过犹不及,一旦失去分寸感,模糊了边界,再好的友情也会变成一场灾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