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今天的成功,决非虚名
最新一期的《奇葩说》上,李诞的辩论很精彩,让我深信:他的成功决非偶然。
这一期的辩题是:
美术馆着火了,你是救名画还是救猫?
小生命 or
伟大艺术?你纠结什么?
选择救猫的傅首尔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可能读不懂画,但是能读懂人情。
选择救画的詹青云说,这些文物代表着民族符号,困难时期激励着我们,不能丢。
救猫一方的许吉如说:对眼前的呼喊和求救视而不见,没有最基本的同理心和不忍心,救再多的名画又如何?
可是猫有哭声,画就没有哭声吗?
坚持救画的黄执中说,猫是近处的哭声,名画是远方的哭声,我们救画不是因为冷血,反而是我们看得更深,听得更远。
而李诞的出场,直接把飘在天上的价值观,一把薅在地上——
每句话都是笑点,幽默的背后都是讽刺,却表达了最朴素的情感。
这9分钟一定会成为《奇葩说》的经典。
他说——
远方的哭声当然也很可怜,不过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还是要从朴素的地方做起。
我的一个记者朋友问过我,他说我在采访生涯中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我经常采访一些当事人,他把他的故事说给我,我觉得我报道出去会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社会的一些阴暗。但是我报道之后这个人的人生可能就完了。因为那些残害他的人也会看到,他就死定了,那这个报道我要不要发?
我要不要为了更多的人牺牲这一个人?我要不要为了人类的文明,牺牲这一只小猫?
我当时听是什么反应?我差点一脚踹在他脸上。不要这样想问题朋友们,不要这样想问题,因为那不是远方的哭声,那是你想象中的哭声。
你为了一个想象中的哭声,你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牺牲掉了。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知识分子朋友,他们知识多了之后,他就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他也不苦其心志,他也不劳其筋骨,他就想怎么天天牺牲别人。他每天就在想,我怎么牺牲这个去救那个,我怎么牺牲小的去救大的,我怎么牺牲这个近的,去救那个远的。
不要这样,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维系靠的是我这样“自私”的人。
我们这样自私的活着,但是不伤害别人,这个世界才能运转。
而正是这些为了所谓宏伟的事业,为了一些远大目标,不计后果地牺牲别人,牺牲别的小猫的人,频频地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精彩!少数服从多数舍弃小我,顾全大局。类似的话,我们听过太多。
那些奉劝我们牺牲的人,他们可曾牺牲过分毫?
我在相信,这个世界有高尚的人,他们愿意自我奉献去成就某项事业。但前提是这个牺牲必须是自由意志的选择。
最怕的就是,当牺牲变成任务,当服从变成理所应当。
李诞说“那些伟大的事业”不是“远方的声音”,只是“想象中的声音”。
高晓松也说过类似的话:“自古以来很多人的借口,为了救更多的人,我们今天干点坏事,我们杀几个人,是不得已的,是必要的。”
有太多人打着这样的幌子在作恶。
用编造出来的远方,用想象中的美好,在作恶。
小到骗财骗色,大到法西斯、红色高棉、邪教、恐怖组织,无一例外。
时刻记得最朴素的价值观,不要轻易的要求别人无私,更不要轻易的附和牺牲,因为下一个被牺牲的,可能就是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