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阳的微博
蔡阳的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408
  • 关注人气:1,8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代码

(2019-06-10 16:02:24)
分类: 学习
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代码


 思维模式是人的底层代码,它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推倒了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一种思维模式会衍生一大批的想法和行为,这些想法和行为把我们变成截然不同的人。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把人的思维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两者思维模式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因此,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而造就非凡人生。
 而固定型思维者,习惯把思维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不愿意去做那些与自身能力有差距的事。

 1,固定型思维的人,习惯于给自己设限
 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取出一个玻璃杯,然后在里面放进一只跳蚤,跳蚤马上就轻易地跳了出来。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玻璃杯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盖子,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盖子上。
 在一次又一次碰壁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跳的高度。又过了一阵子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到过盖子,而只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了,可是跳蚤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蹦跳。
 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是在这个玻璃杯里的那个高度不停地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难道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是不敢去追求成功,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这太难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到。
 “心理高度”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跳蚤人生”。

 2,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而造就非凡人生。
 他们不畏挑战,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当年,林语堂与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身份悬殊,八竿子打不着。当得知赛珍珠来中国时,林语堂便夹着手稿,深夜蹲守在赛珍珠酒店大堂。
 他的心语是:闲着也是闲着,管他的,试试呗。结果,在赛珍珠的帮助下,林语堂一炮走红。
 所以,人生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闲着也是闲着,管他的,试试呗!”是我们要保持的一种状态。

 3,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外界
 以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为例,他本来是一名天赋卓越的球手,甚至不需要太大的训练量就能战胜各路对手。巅峰时期,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但辉煌也只是昙花一现,之后是一路下滑,为什么?根本原因是固定型思维使然。
 因为他总是有无数个失败的借口:
 不是说场地不好,就是说小报八卦讽刺了他,或者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
 最痛的一次惨败,是1984年的法网公开赛。他在2:0的优势下,最终痛失好局。
 结果,他还是找到了“罪魁祸首”,一名摄影师摘掉了耳机,总是有噪音传过来......用两个汉字形容麦肯罗,那就是“矫情”。
 但是,他的矫情还有天赋当资本。而现实中,多少人的矫情都毫无支撑。
 正如周国平所说:“多数人的矫情,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平庸,却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
 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失败的锅甩给外界,还安慰自己要坐等风起,可多少人,一坐就是一辈子。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讲,固定型思维的害处也正在于此。

 4,成长型思维的人,总是笑对挫折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含笑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倒逼自己成长。
 他们会把失败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一个提高的契机,所以他们失败后,会更加努力,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策略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从失败中学习,把失败转变为自己的财富。
 成长思维的人更自信,追求目标失败了也好,身上有明显的不足和缺点也好,他们都不以之为耻。
 既然能力是可以习得的,失败会自动替换为暂时失败,不足会自动解读为暂时不足。
 真正的自信来自于以你的思维模式,你已经做好了成长的准备,在挫折中汲取养分,并且永无止境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