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瓦尔登湖》
现在,梭罗已经成了神话,他为什么去湖边居住,也成了神话。真实的情况是,写作《瓦尔登湖》,并不是梭罗事先的计划,当时也没有人料到《瓦尔登湖》会成了传世经典。
第一个理由,是梭罗不同于他那个时代乌托邦主义者的一个伟大思想,乌托邦主义者的理想,是通过改天换地,甚至改造每一个人,来建设一个新世界。而梭罗认为,应该“通过对一个人的改革,实现对众多人的改革。”“他并不是通过重新设计一个社区如何运作来重新设计社会。”他更感兴趣的是个人应当如何生活,如何与邻居交往。
梭罗的思想,是乌托邦主义历史上的一次精神转向,意义非同小可。他通过思想实验向世人宣布,个人的自我改造,远比动不动宣称改造社会,改造他人,对一个社会的演化,更有价值。
第二个理由,是他与苏格拉底精神上的联系。有评论说梭罗是愤世嫉俗的人,还有人说他是天生的叛逆者。这些看法都流于表面了。我看梭罗,更像是再生的苏格拉底,他来到这个俗世的使命,就是跟这个走偏了的世界拔河、扳手腕。他用亲身实践提醒人们,有千百种生活方式,全看你如何选择,而最不可取的,就是人云亦云。
他跟苏格拉底一样,像个牛虻,死盯着人们生活中的缺陷,不同的是,苏格拉底选择了街市,梭罗则是在大自然,苏格拉底和人交谈,梭罗则是孤独面对自己。但他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就是人最重要的任务,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为的是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才不至于在喧闹中失去生活方向。
第三个理由,与英雄有关。我非常认同有人对梭罗思想实验的评价,评价说,他的实验,是一次英雄壮举,他的书,是一部关于英雄的篇章。苏格兰哲学家、历史学家卡莱尔,他是爱默生的好友,曾在写给爱默生的一封信中,向爱默生、也间接地向美国人发出“挑战”。卡莱尔说,“我希望你能找到一个美国英雄……(然后)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
梭罗在爱默生家读过这封信。他选择瓦尔登湖独居,很大程度上是对卡莱尔“挑战”的回应。古今中外,很少有思想家能够做到这一点。而梭罗不仅承担起了这个英雄的角色,用自己的实践,讲述了一个美国英雄的故事,并且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真英雄。
这个真英雄,生活在大地上,在大地上劳动,基于大地思考,在大地上书写,生命归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