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为什么:形式大于内容?
文艺理论有一句话叫“内容大于形式”,但是学者易中天的艺术观念是倒过来的,形式优先,形式决定了内容。
易中天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形式决定内容,比如一位国画家,可能就是桌上铺了一张宣纸,当他拿起毛笔、一滴墨滴到纸上的时候,才决定是画一条鱼,还是一只鹰。雕塑家也是一样,看到一块非常好的石头之后,才根据石头的纹理材质,决定把它刻成什么东西。易中天认为这才是艺术。他说中国古代就是这样的,写词是先有词牌,再往里填词。词牌是先有的。当然,易中天也强调了,手艺也不可或缺,要保证内容好。
另外,易中天说,所有的读者,艺术品的欣赏者,首先都是被形式震撼的,而不是内容。一个人看到一幅画,首先是被情调打动,然后才会去看画的是什么,这才有抽象画存在的意义。抽象画就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文字也是一样,易中天表示,如果没有语感,也很难成为作家。所以易中天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第一句,否则就写不下去。有了第一句之后,虽然不知道后面有什么,但是他已经能开始往下写了。易中天用他写的《三国纪》举例说,第一句是“汉灵帝去世那年的洛阳,满城都是杀气。”这一句“满城都是杀气”一下子就把读者带进想象中去了,然后易中天再接着说杀气是从哪来的。
前一篇:对死亡的认真思考
后一篇:现代人的“错失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