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手都要硬

(2017-10-13 23:07:06)
标签:

杂谈

二手都要硬


战略上勤快而战术上懒惰,我们说这个叫做“眼高而手低”;战术上勤快而战略上懒惰,我们通常形容为“优秀而无用”。

选择比勤奋更重要,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创业公司最大的成本是决策成本,或者说因为决策不当,而造成的时间成本或机会成本。

创业公司很容易产生巨大的“重力”,就是你一旦开始做某件事了,你发现即使你公司人很少、执行很快,你还是像从飞机上跳下来一样,几乎只有一个轨道,你是很难中间看到其他机会去改变、调整的。所以前期,你要花足够多时间在做决策上。

这句话实际说的是CEO的精力分配问题。

由于工作关系,有机会接触到一些CEO,大概分为这三个层面:

A.创业者(带一个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的初创团队)

B.小老板(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是市场上一号人物)

C. 企业家(大型上市公司或同等量级的公司)

他们如何分配时间呢?先看A和C

A类最重要的三件事:

1.带好核心业务,例如搞好产品(产品型公司)或者打开市场(销售/渠道型公司)

2.带好创业团队,保证团队有热情、有战斗力

3.关键阶段能融到资金

C类最重要的三件事:

1.判断行业趋势和格局,对公司业务组合进行取舍修剪,调整集团组织架构

2.管理集团董事会及高管团队,平衡权力机制

3.资本市场的管理和资本工具的运用

B类通常是A和C的混合体,情况比较多样化。

简单说,A操心的事情就是战术,C操心的事情就是战略。盯产品版本和数据,挖研发/运营/市场人才,反复打磨BP和演讲拿到投资,这些就是战术;腾讯调BG架构,剥离搜索电商,百度买91,以及各大上市公司董事会上的故事,这些就是战略。

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对战术和战略的需求结构是不一样的。CEO如果不能根据企业发展的状态持续并且有效调整自己的精力分配,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企业最大的瓶颈。一个上市公司的CEO如果兴趣还是亲临前线盯产品抓业务,对行业格局不敏感,对组织架构很草率,对资本运作很外行,搞不定董事会,摆不平高管团队,这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也会置公司于麻烦的境地。

但这事说说容易做起来难,CEO也是人,都是路径依赖,并且喜欢停留在舒适区里的;就算愿意不断学习和改变,也不见得真的就能做好,决胜千里和运筹帷幄,毕竟是不一样的基因。

CEO的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格局,从我亲身看到的例子来看,无一例外。

所谓战略,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所谓战术,就是怎么去做这件事情。

一伙人开车勇闯大沙漠,结果车子抛锚了,车里坐着四个家伙,其中有两个当场就懵了。其中一个拿出罗盘、指南针、地图,一通研究。

最后一个装备好了帽子、围巾、鞋子、饮用水,在后座咔咔一通活动筋骨,顺便还涂了防晒。撂下一句我走了,找绿洲去。

车上这仨人一把没拽住他,让他跑了。五分钟后,摆弄地图那哥们说,绿洲的方向应该是反方向啊。下车再找那个奔跑哥,只剩下沙漠巨日下的一个小黑点。

这个去找绿洲的哥们,他的行动力体现在了他在战术层面的勤奋,但是他在其战略层面,败得一塌涂地。结果就是生死两茫茫。

而那个罗盘哥呢,虽然没有那么快的做决断,看起来行动力上并没有那么霹雳雷霆,但是他却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高手。

很多时候,懒惰于战略而勤于战术,其实是一个格局问题。

比如说,日本就是一个没什么战略的民族,比如说太平洋战争吧,在战术上,日本不能说准备的不够充分,连士兵怎么上刺刀都考虑到了,而他们唯一没有想明白的事情,是这仗到底该不该打?

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战略层面的成败,更多的是取决于智力和智力导致的格局问题。

这种事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你们看有些厉害的运动员,在国内的小型比赛上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但是一到国际大赛上,就紧张,每次都灰头土脸的回来。这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就不是为大赛而生的,说是抗压力出了问题也好,心态不行也好,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适合那片丛林。

或许我是头狮子,原本就不该呆着丛林里,所以我要去我的草原了。时至今日,我依然被他身上理性的光辉所打动,回想起来他身上就是三个大字,明白人。

这就是战略的胜利。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战略就是如何选择,战术就是如何努力!要做好战略,必须勤于思考和分析!要做好战术,必须有很强的毅力和耐力!

拿创业来做例子,很多人都在问有个想法,或者有一定资金,就想着来创业。

问他:为什么你会成功呢?

回答:创业是自己的事情,我肯定会拼尽全力去做事情的。

这样的结果,其实很多只会失败。

一个好的创业者,或者管理者,特别是团队的老大,你一定要学会:搭团队、定战略、带队伍。而不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执行者,很勤奋,很努力的去做每件事情,也就是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怕同事做不好,怕别人不会努力。

这样的人创业失败以后,总会说,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赚不到钱,为什么还是失败呢?

战略,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方向,需要你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公司选择的产品方向是否有未来?公司的团队结构未来是怎么样的?公司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整个公司的体系将如何变化?

谁是你现在的用户,谁是你未来的用户?你如何去找到用户?如何去说服他们来购买?

战略往往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公司,看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所面对的直接和间接的竞争对手。从全局,从生态链,再慢慢看到公司每个细节。

战略也回答了公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有点哲学的味道。这个需要我们每个创业者每天要花时间不断问自己问题,然后去思考,去分析,跳出公司来看问题,想出解决方案,再找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

凡事三思而后行,也就是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方向一定不能错了,在错误的方向,你再勤奋努力,所得到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希望每个人在创业之前,都能够重视对战略的思考,并勤于规划;而非只是在战术上的勤奋。创业初期,战术上的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变成了空想和空谈,只是要注重好时间的分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