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使用经典文体,有这样几个关键:
首先,在表达的时候,写作不是作者的独白,而是作者和读者的对话。作者在写东西的时候,要相信读者的想象力,所以作者不用每件事情都说透,但要理解,读者毕竟不是作者,凡是有需要的地方,就应该细细讲解。
其次强调视觉。所谓视觉,意思是说,读好文章的时候,不论内容是什么,读者跟随作者的指引一路走来,时常会有历历在目的感受。与此相对应,作者在人称的选择上非常自由,时而你我相称,时而跳出去切换到上帝视角。
还有一点是注重音韵。但凡好文章,一定是可读的。可读不只是说可以阅读,同时也指的是可以朗读。选词的时候,如果意义相近,你要尽可能选上口的那个词;造句的时候,也是尽可能用短句,如果有长句,你首先要想怎么变成短句。反过来说,长句不用则已,要用就用到出人意料有新鲜感为止。王烁说,如果文章里全是一口气读不完的长句,读者肯定早就把它放下了;但如果很多都是短句,偶尔读到一个长句,读者就会知道这是作者发出的信号,就会停下来去接收。
最后一点是选择词汇。每天都会有新的语言被创造出来,所以好作者总是要留意新词;但是,把眼光放得稍微长一点点来看,你会发现新词的存活率是很低的,大多数一年之后就没人用了,而只有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词,才能流传下去。所以好作者要能判断,哪些新词能够活下去,如果你没把握,最好选选旧词,因为旧词已经在前人的使用过程中千锤百炼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