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日本老百姓产权房房价宏观调控杂谈 |
分类: 学习 |
调控一松绑房价必遭报复性反弹
调控了十年老百姓没得到实惠
十年来中国一线城市住房市场价格过高、泡沫过大,是影响民生改善、加剧经济风险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房市调控政策是必须的,“限购”政策短期内不能放松。
理论上说:中央政策的决心下年没有动摇过。从2003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一直没停过,但每次调控之后房价都报复性反弹。“所以这一次千万不能再动摇,否则日本的教训就摆在眼前。”
而且,现在老百姓都在看着盯着,政府的公信力何来?必须在房地产调控一事上给老百姓一个放心。今年到年底再回过头来看,大家就会理解:为什么十年来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
新一轮调控也一年了老百姓还是没实惠
去年楼市调控的成果只是“量跌价滞”,但房价还没有出现实质性下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房的价格同比上涨2.41%,二线城市同比上涨8.7%。也就是说,这一年房价实际上还涨了,只是涨幅降下来了。
房地产调控一年下来,另一个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那就是,房价名义上是控制住了,可是购房人的买房成本却在提升,没钱的人、没房子的人想买套自己的房子,成本反而更高了。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日前表示,去年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贷款利率从基准利率的0.7倍,一下提至1.1~1.2甚至1.3倍,因此,尽管房价下降了,但老百姓实际上付出的钱并没有减少。有人算过一笔账:以全国平均房价每平方米5380元计算,即使银行执行基准利率,现在贷款8成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买房人要比“利率7折时代”多掏10万元利息。
“合理回归以房价收入比为尺子”
对于中央提出的房价宏观调控的目标,即让商品住房的价格合理回归,所谓的回归就是挤泡沫,而“合理”的标准就是房价收入比。发达国家正常的房价收入比为3:1左右,也就是说差不多3年收入可以买一套房。国际金融机构认为不应超过5:1。考虑到我国福利分房的因素,现阶段房价收入比可适当放宽。但目前有些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接近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时香港地区的15:1,甚至日本的19:1,这就非常危险了。
建议:“实行差别化的物业税”
房价进一步下跌,对于购房者来说是好消息,可是对于相当一部分已经拥有一两套住房的家庭来说,却意味着财富的缩水。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可以在物业税的开征上加以调节。因为物业税征收依据是土地使用与财富保有,自有产权房的土地使用权已转让,只开征财富保有税。可以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即已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产权房“价高税低”,而未出让土地上新建设的产权房“价低税高”。“老房老办法”有利于防止居民财富过分缩水,“新房新办法”有利于更多中低收入者入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