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蔡阳的微博
蔡阳的微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408
  • 关注人气:1,8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鉴车市看楼市

(2011-12-09 22:10:23)
标签:

汽车

改款车

车市

纪念版

限量版

杂谈

分类: 价值博文

借鉴车市看楼市

 

 借鉴车市看楼市

    “如今的房价真是看不懂,10天一小降,一月一大降。”真险啊!“看来,我还可以再等等。”其实,我们身边类似的遭遇并不在少数,而且还会继续发生。。。

    打市场战争,楼市和车市相比是小弟弟了。我个人相信车市营销的昨天就可能是楼市营销的明天,至少可以提供我们思考,如果借鉴汽车市场,先拼“新车年”,后拼“打折年“再来 “改款年”尽管这些改款车大军,表面上或打着“限量版”的旗号,或穿着“时尚版”的外衣,或登着“运动版”的跑鞋,或弹着“纪念版”的曲调,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在降价产生抗药性后,欲以成本更低的“改款车”为厂家救市。

降价无效改款成风

    “用降价刺激起来的无序的汽车消费正在让汽楼市场变得混乱。”著名汽车市场专家已有定论,众厂商频繁降价使并不成熟的车市、楼市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新车新房低价上市轰动效应已大不如前。不仅如此,降价的副作用已开始凸显,要买的不敢下手,买了的又提心吊胆。甚至会出现某品牌降价后,消费者集体退车退房的事件。另一方面,开发商又面临“降了卖不动,不降更严酷”的恶性循环。楼市由此进入了无休止的持币待购怪圈。

    如今,消费者对降价并不感冒,而推换代新车又不够条件:一是很多车型没到换代时间,二是成本实在太高。于是“改款车”就成了许多厂家救市的新途径。改款车大多增配不加价,消费者对这种让利方式反而更容易接受,既得到了实惠,又满足了“新车”的心理需求。

短期有效仍难救市

    “纵观所有改款车,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口号:增配不加价。相对于完全换代的新车和直接降价,改款车的这种策略‘成本’显然要低得多。同时,折中方式的改款,让厂商既要了面子,又得到了实惠,两全其美。尽管改款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款车的整体销售,但在目前楼市产生‘降价恐惧症’的情况下,改款车‘增配不加价’的市场策略显然起到了稳定军心的特殊作用。当然,这种疗效依然是短期的,不能左右主流车市的发展方向。”

改款车也玩“加减法”

    面对众多变脸上市的改款车型,消费者如何才能辨别其中的“含金量”?目前,大多数厂家的改款车在做“加法”,改款的目的是细分市场,将实惠真正让利消费者。但不可否认,也有一部分改款车型在玩“魔术”,换个马甲就上阵——“运动版不运动”,只是增加大包围、尾翼等表面东西,而发动机、底盘、悬挂则丝毫没变;“纪念版不保值”,很多纪念版很牵强,只是一个炒作噱头,过不了多久就开始降价,其纪念的保值意义无从谈起;“限量版不限量”,很多厂家推出的所谓限量版车型其实根本不限量,要多少有多少;甚至有部分厂家在改款后抛出了降价的绣球,而其背后实质是配置和质量的缩水。对于这些改款车型,显然就违背了“改款”的初衷,有忽悠消费者的嫌疑。

    部分改款车的“减法”还表现在:一款车型降价前后的配置不同;同一配件由进口变成了国产;驾驶员四向调节座椅换成普通座椅;铝合金轮毂换成钢轮毂;CD碟仓由多变少;电动折叠外后视镜改为手动等。此外,改款后,一些实用性设备如天窗,导航娱乐系统、座椅加热功能、空气净化系统等也被“省略”了。对于这种缩水改款车,消费者千万别被价格蒙了眼,一定要和老款车做详细对比后再下手。

改款车的4张脸

第1张脸 为提升品质而改款

第2张脸 为冲刺销量而改款

第3张脸 为时尚风格而改款

第4张脸 为忽悠消费者而改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