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过程”的新理解

这段时间遇到了太多的事,让我有机会好好反思自己的一些自认为正确的“认识”,因为每一个人对人和事的认识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在过程中可能不断修正改变的。我个人理解:
1、过程性的东西,不可以只从结果来理解;
2、每个人每件事在过程中永远存在着各种变数;
3、有许多事情都不是我们的理智所能把持的,相反,倒是情境性的、直觉性的、偶然性的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4、太多地以自己为中心来评判他人的行为,很可能是有失偏颇的。
如果我们真正都能换位思维,理解人与事的能力就可以得到长足的进步,总之,一个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理解、反思和改善,和理解到本身的过程性同样重要,有人把对事物过程的理解归纳为七个阶段的循环:
①
观察:仔细查看,进行类比和对比。
②
提问: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问,提出能够引发调查的问题。
③
假说:提出与观察结果相一致的解释。
④
预测:基于观察,预测一件将来会发生的事件。
⑤
调查研究:制订计划,收集数据以及控制变量。
⑥
解释:归纳综合,得出结论,找出合适的模型。
⑦
交流:将自己探究的情况以口头、书面或通过代表陈述等多种形式交流。
在过程中认识自己、理解别人,在观察自省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其实都没有错,只能反映他在过程的某一段,也许是我们已经走过的,也许是我们还没有经历的,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共同点,而不是主观的想着怎么样改变他,想让所有的人在同一平台理解一件事,理解一个人。这本身也反映了自己对过程理解的缺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