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应对三亚湾触目惊心的污染

(2009-02-17 07:14:53)
标签:

房产

如何应对

三亚湾触目惊心的污染

如何应对三亚湾触目惊心的污染

 

    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部门立即依法查处,清理非法渔排,还三亚一个美丽、清洁的环境。 

  三亚市代市长王勇也作了明确的指示。

  三亚市副市长岳进传达了三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落实。

            如何应对三亚湾触目惊心的污染     

  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局党组扩大会议,决定马上对三亚湾海域非法从事海上垂钓、海鲜排档、海上别墅的渔排下发停止违法通知书,并作出三项决定:

  一、首先立即向三亚湾海域从事海鲜排档、海上别墅、海上垂钓的渔排下发违法通知书,要求210日自行拖走,否则211日采取强制措施;

  二、对暂养渔排实施规范管理,按规定拖到4公里以外,绝对不允许借养渔排经营海上垂钓等无关业务;

  三、特别要注意三亚湾区域发生污染环境行为,接受新闻媒体监督,进展结果及时向新闻媒体通报。

 

            如何应对三亚湾触目惊心的污染

    三亚湾海域的养殖渔排从事的是章雄鱼苗的养殖工作,与外商有协议,而且临近交货日期。2007年三亚章雄鱼苗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最高为2004年,达到3500万美元。

  考虑到情况的特殊性,为保护这一独具优势的传统养殖产业的发展,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决定,三亚湾海域养殖渔排必须拖至距离海岸4000米外的海域,而且不得经营海上垂钓等无关业务,时间不得超过4月份。

三亚市海监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渔排于春节前来到三亚湾,共约30家,其中4家是从事经营海上排档、烧烤、潜水、垂钓等娱乐项目,其余的多是用于养殖鱼苗的渔排。

  该负责人说,渔排的出现受到海监部门的重视,从200812月下旬开始,海监部门就开始前往三亚湾海域进行专项执法,到现在已经累计执法27次。但是,三亚湾的渔排并没有因此而离开。

    游客喜爱,渔民依赖,渔排不能一禁了之,有关部门表示:三亚渔排有望乔迁崖城。内地有“农家乐”,来三亚有“渔家乐”。极富海南特色的渔排深受游客的喜爱,也是渔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三亚海岸线长度是209公里,管辖的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三亚这片广袤的海域在过去曾是传统的养殖海域。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亚海域功能区划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沿海港湾养殖用海已区划为旅游用海,由此引起非法养殖用海现象。渔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由于资源少,容易污染,三亚渔排业一直在夹缝中生存。近来,有关三亚渔排存废之争引发各界热议,之所以受到热议,很大程度上因为渔排本身还有存在的价值。

  首先,三亚渔排素有海上“农家乐”之称,深得广大游客喜爱,已成为三亚特色餐饮之一,是三亚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渔排解决了许多渔民的就业和致富问题。

  其次,由于历史的原因,三亚由一座渔港变成国际滨海旅游城市,海洋使用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量传统养殖渔民无海可养,因此他们必须面临转产转业,而且这一过程仍在进行当中,因此如果现在取缔他们赖以生存的渔排,不少渔民将面临着生活无着的尴尬。

  所以,渔排不能一禁了之。

  但是,渔排所带来的污染、安全、破坏景观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海域太珍贵了,无法承受渔排所带来的种种污染。

  一方面是涉及民生的渔排,另一方面是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品位提升的迫切需要,三亚渔排存废之争便浮出了水面。对此,有关人士认为,以其取缔渔排不如对其进行疏导迁移。那么,三亚渔排究竟该如何发展呢?统计显示,三亚渔排现有23家,全部集中在红沙海域,都面临着今后向哪里去的问题。

    今天下午,三亚海洋渔业部门负责人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崖城将有望成为三亚渔排新的乐园。该负责人表示,选择渔排的标准有三,一是靠近城市,二是从安全保障来看必须靠近港口,三是方便进货。

  而这三者崖城均具备,首先崖城靠近三亚市区,将来绕城高速开通后,去崖城将更加方便。

  其次,崖城也有港口,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渔排的安全有保障,另外,将来三亚渔港将迁徙至崖城地区,这样一来也有了货源,因此,崖城具备成为渔排乐园的潜质。
    同时凤凰岛提出的《蓝色产业发展--三亚海上奢华旅游规划》,是未来三亚湾美好的蓝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