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成功的背后
----2008十六天的感受(之四)
优秀人才的出境计划

奥运会期间,凭电影《色,戒》大胆演出而一鸣惊人的汤唯,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了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申请,将领取香港身份证,李云迪、郎朗、章子怡、胡军和李宁等等之后,香港人又多了一位优秀青年。奥运会后100个奥运奖牌获得者,多少又将成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受益者?中国大陆不可能凭借一次成功的奥运会也出台一个《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有了也是摆设,为什么呢?人才无国界是发达国家吸引落后国家人才的幌子,国际化和全球化是无可非议的,但在这场全球化的过程中,落后国家的人才总是向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以很小的代价便掠取了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为什么那么多精英要改变中国国藉,事实归事实。但对事实的理解,却是需要脑子。像大松博文这样的教练,他们的确是友好的使者,发扬了体育无国界的精神。但是,在这些事实当中,还有一个更核心的事实,就是他们都是外籍教练。鲍埃尔来带中国队,但他是效忠于三色旗的,法国人无须对他恼怒,因为,他是法国人。大松博文是日本人民派来的友好使者,日本队输了,也是无须对他恼怒的,因为,他是日本人。但郎平是美国队的外籍教练吗??国藉不同了。现在的郎平应该是效忠于星条旗的。她是美国人。栾菊杰用一条横幅“祖国好”表达了一个加拿大人对曾经的祖国的问候...所有的中国体育名人在国外的几乎清一色的外国籍,为什么??
想当年,我们那么穷,那么没有国际地位,可是,钱学森,容国团,以及其他人等,他们都能放弃外国国藉而回来拿一个贫穷的中国国藉。强烈对比的是,我们现在天天喊改革取得了伟大成就,怎么反倒有那么多有成就的人要放弃中国国藉呢?只要有条件,放弃的比例有多大?
请看香港特别行政区专门机构的宣传理由,太直接了吧,这才是好的有效的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