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365教学思考:关于课堂和学习1-5

(2024-01-04 15:49:27)
标签:

365

        每周都听课,但听的好课不多。为此,特别强调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只有高质量的集体备课,才有上课的高效教学。

       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效率不高,是因为老师对教材、对教材体系、对知识结构理解不透不深,没有从上位知识的角度去教授下位知识;是因为老师对教和学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往往以教代学,总是讲的多,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少;是因为老师没有理解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教不完的,知识是学习的载体,是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学的目的之一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如教学生学会了一类数学概念的方法和步骤,他们能够自学会很多概念,我想这才是好的课堂教学。

什么是学习呢?学习绝不能停留于知识的表面理解和重复记忆,学生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获得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维框架,并有效地迁移到其他问题情境中去。如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首先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的得出源于平角180度,还要联想到四边形的内角和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有没有关系呢?和n边形的内角和呢?这就是学习的有效过程和思路。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是教育的大趋势,站在课堂学习的视角下认识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不是培养一知半解的“知道分子”,而要培养有独到见解、触类旁通的“智识分子”,尤其是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这便是面向未来教育的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