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5杜甫的“病和“舟”1-4
(2024-01-04 11:07:25)
标签:
365 |
一年八个月过去了,书中的多数篇目会背了,理解也深了些。今天早上,再次读读,有意把杜甫的几首诗一并读读,对诗圣有了新的了解。
杜甫《望岳》是他年轻时所作,诗中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出了诗人年轻时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他52岁时在四川听到收复河南、河北的好消息后所作,“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体现了诗人极度兴奋的喜悦之情。这首诗被称为“生平第一快诗”。
《登楼》是杜甫53时从四川阆州回成都时所作。“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表现了诗人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情愫。这首诗有“此杜诗之最上者”评价。
《旅夜书怀》是杜甫57岁时流寓荆门一带所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少鸥”。
《登岳阳楼》是他57岁时出蜀漂泊到岳州时所作,诗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真实反映了诗人在人生最后岁月的困顿和潦倒。
杜甫的一生是飘泊流离的一生,青少年时有衣食无忧的优游,中年以后是“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杜甫《羌村》)的四处飘荡流落。安史之乱中,为避乱他将家安在了羌村,为追求官职,他投奔肃宗被捕押回长安,从长安逃出到宝鸡,肃宗封他为左拾遗,又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在华州做了两年小官后,他到了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寄人蓠下真实生活的写照。大历三年(57岁),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诗人的“舟和病”多指这段时间吧。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到此一代诗人江舟长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