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做智慧家长,让爱不再烦恼

(2012-03-30 21:30:03)
标签:

少儿

巴拉巴拉小魔仙

美雪

儿童公园

批评

育儿

安琪

亲子心得

奇妙吧

分类: 育儿心得

 

文/安琪

 

一日晚上,我和女儿躺在床上闲聊。我问她:“妙妙,你要听妈妈的话吗?”

女儿:“要听的。”

我:“嗯,那就好。”

片刻后,女儿问:“妈妈,为什么总是要听您的啊?”黑暗中,我能感受到她心中的疑虑。

“那听谁的呢?”

“也听听我的啊!” 听着她那稚嫩却满怀希望的声音,我不禁陷入沉思:很多孩子和家之间一定也曾有过这样的对话,孩子的语言是天真的。可是在他们天真的背后,表达着怎样的需要呢?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家长给予孩子怎样的爱才不算是一种负担和烦恼呢?怎样才称得上是一个“智慧家长”呢?

 

我一直在努力追寻中——

倾听。被倾听,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

孩子亦然。

我曾经彷徨紧张,不知道该给孩子什么才是最好;我也曾经摩拳擦掌,努力想要做到最好。可是当我意识到原来孩子也是有思想有主见也需要被倾听的时候,我开始学着变成孩子的倾听者。

每当女儿从幼儿园回家,我会问:“妙妙今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

每当周末假日,我不忙着自己安排活动,而是先问问女儿:“今天妙妙有什么想做的吗?”

每当女儿问我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不急着回答, 而是问:“妙妙觉得呢?妈妈想听听你的意见。”

……

虽说女儿现在年龄尚小,很多事情她还不能完全地表达清楚。但是她一直很乐意和我们分享她心里的想法。

所以,我相信,只有当我们善于倾听了,我们的孩子才会愿意跟我们倾诉。但是要允许孩子心里留点小秘密,不能什么都刨根究底哦。

 

偷懒。勤快的妈妈培养出懒惰孩子,会偷懒的妈妈培养出勤快的孩子。

记得一个周末的早晨,女儿起床后,看到我在家,就想到我这里来撒撒娇。她说:“妈妈,您今天能帮我刷牙洗脸吗?”

我:“哎呀,妈妈也很想帮你刷牙洗脸呀,可妈妈自己也要刷牙洗脸怎么办呢?”

女儿最终选择了自己去洗漱。可是一会儿她又拿不到放在高处的脸盆了,所以又开始求助于我。但是我并没有马上帮忙,只是说:“妈妈这会儿还没忙好,妙妙自己想办法吧。”

之后我就听到女儿从客厅挪动椅子的声音,接下来她自己把脸洗好了,毛巾脸盆也放回原处了。

所以,会偷懒的家长不仅能培养出勤快的孩子,还能塑造出聪明的孩子。

 

赏识。学会了赏识,就学会了爱。

我曾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幅很简单的画,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大加赞赏: “画得太棒了!”可是其实连小女孩都看得出来,她画的很普通。所以,女孩并不高兴。

另一个小女孩也画了一幅简单的画,拿给一位智者看,智者看了之后说: “我在你的画上看到了一个房子,一片草地……”女孩听了,很激动,她说:“我再去画一幅。”因为,她觉得,有人看懂了她的画。

所以,赏识自己的孩子,不仅仅是对他简单的说出“你真棒!”这三个字而已。

 

批评。孩子为何不听话?因为家长不会批评!

再乖的宝宝也有犯错挨批的时候。回忆一下,我们自己小时候曾多少次听到爸爸妈妈说:“我跟你讲过多少遍了?”而同样的这句话,我们在批评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使用频率又是多高?甚至有时候,当我们批评孩子的时候,自己是不是也正是气急败坏的时候?

可这样的批评,结局往往是:孩子伤心,家长揪心。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批评孩子的方法?我更愿意这样去选择——

女儿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我说:“妙妙,这些玩具,不回家,它妈妈得多难过呀!”女儿马上去把她的玩具收拾起来。

女儿把碗落在桌上忘记收拾的时候,我不说:“不要把碗落桌上。”却说:“妙妙,请你把碗放到厨房去好吗?”换位思考一下,我肯定是听到后者心情更舒服。

女儿回家的时候因为急着要玩而不愿意洗手,我会说:“妙妙,你看看你自己的小手。”她看看自己脏脏的小手,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了,于是走到洗手盆前乖乖洗手去了。

所以,批评孩子的时候,换位思考比气急败坏好,客观描述比主观评价好,暗示比指示好。

 

陪伴。爱的陪伴会变成孩子内心的一种强大的精神。

这点尤其让我觉得内疚难过。作为一个职场妈妈,其实真正要做到多陪伴孩子,可以说是一个奢侈的梦想。我还记得每次回家的时候,女儿那溢于言表的兴奋之情;我还记得每次说晚上不能早回家的时候,女儿的失落神情。

记得一个晚上,我坐在电脑前忙碌,女儿在阳台上涂鸦。每过两分钟她都会叫我过去“欣赏”她的“作品”。而当时正忙于完成一个任务,我当然只是敷衍应付她。最后女儿终于“忍无可忍”了,她对我大声说道:“妈妈,您能不能陪我玩一会儿啊?能不能不要坐在电脑前了?”

这个时候,我是多么的羞愧难当。孩子最需要的可能不是我们在物质上给予多少,而只是一次温暖的陪伴而已。

所以,我告诉自己:能够按时下班的日子,我一定按时下班;在家的时候,我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而只是享受和女儿在一起亲子的快乐;没法按时下班的时候,我一定会及时给女儿打个电话,哪怕两个人就简单地聊一两句而已。

 

学习。学习是终身的。

这一点,我在和女儿的相处中更加体会深刻。

一天,女儿兴冲冲地对我说:“妈妈,我是美雪,您以后叫我美雪吧。”

我:“美雪?为什么啊?叫妙妙不是很好吗?”

女儿:“美雪您都不知道啊?!就是《巴拉巴拉小魔仙》里的啊!会变身的。”看着她撅起的小嘴,我突然意识到我OUT了,跟不上孩子的思维了。

窘迫之余,我只有立即行动,搜索有关《巴拉巴拉小魔仙》的介绍了。

通过这件简单的事情,我明白,即使是一个三岁小孩,她的世界里也有许多我们不曾知晓的秘密。

所以,从现在开始,多学习吧。

 

耐心。耐心,是充满期待与希望的等待。

    我的女儿生性比较胆小,不愿意主动尝试。她15个月的时候才敢独自跨出去行走;广场上举行的恐龙展览活动她害怕得要命;儿童公园里的原木攀爬她也显得比别的孩子懦弱几分……

就连旁人都说:“妙妙,胆子太小了。”

听到这样的评价,作为妈妈,我自是有些担忧。但是我并不曾放弃对她的期待和希望,同时给她以耐心的引导。在恐龙展活动中,我先抱着她,让她熟悉了环境再放手;在儿童公园,我自己主动去过每一道关卡……

如今,女儿在同龄人中依然算不上主动胆大,但是,至少她比以前勇敢坚强。她看到恐龙模型不再害怕;她在儿童公园里最喜欢玩原木攀爬……

所以,多给孩子一些耐心的等待与期盼。

 

原则。爱是无条件的,但是一定是有原则的。

很多时候我和女儿之间更像朋友,我们家中也没有传统家庭里的那么多繁文缛节。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我她没有要求,不讲原则。相反,只要是违背了原则的事情,我们绝对不会纵容她。

一次,女儿在楼下玩,因为一点误会,脾气急躁的她对着邻居奶奶大吼了几声。邻居奶奶自是宽容大度,说小孩都是这样的,没关系。而妙妙也瞬间就意识到了自己已经错了,因此她马上就哭了。我知道她的泪水中有害怕,有悔恨。

所以,我没有指责她,只是问她:“觉得这样跟奶奶说话能行吗?”

女儿摇摇头,以示自己错了。

“不过我们错了,并不是只是自己心里知道错了就行,还得去道个歉是不是?”

女儿听到我这么一说,眼泪又流满了脸庞。她明白自己错了,但是她似乎没有勇气去道歉。

但是我并没有就这样算了,因为错了就要勇敢承担责任,这是我们从小就对女儿提出的要求,也是一项必须遵守的原则。

陪着女儿绕着小区走了好一会儿,陪她静静地流泪,等她慢慢地平静。最后,我问她,现在能够去和奶奶道个歉吗?

女儿最后勇敢地跟我走到奶奶面前说:“奶奶,对不起!”道歉后,女儿并没有什么不悦,反而有种承担责任后的轻松和解脱。

所以,给孩子一种有原则的爱。在这样的爱中成长的孩子,会更敢于承担。

 

相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同样,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会有他们的闪光点,也会有自己的弱点。有的孩子天性活泼外向,而有的则胆小内向。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情不自禁地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的孩子做对比,心情好的时候,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可是一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你看谁谁谁多乖多听话”之类的话往往会不经大脑思考就蹦出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多思考一下:听话有听话的好处,可是调皮也有调皮的优势。每一种性格都有自身的优劣,关键看我们当家长的如何去引导。

    所以,无论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性格,请选择相信。相信孩子终会在自己的领域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使命。

 

放手。保护是因为爱,可是放手却是另一种爱的表现。

女儿从小就是我的父母在带,老人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总是给她过多的保护和干涉,对于她乐意去干的许多事情老人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说不。

其实作为孩子的妈妈,我何尝不愿意给她最贴心的保护?只是我深知她终有一天要离开我的臂膀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我希望将来的她在面临挑战面对选择的时候能淡然处之。

因此——

当女儿要玩泥沙的时候我决不阻拦;当女儿要选择自己做事的时候我只说“好呀”;当女儿要爬高的时候我不会说“不”而是说“好的,注意安全”。

总之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我尽量做到不首先就阻止孩子去做,而是提醒她这件事也许存在危险,要自己学着预防。孩子会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

 

示弱。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小时候,我们都认为父母是我们最顶天立地的偶像,他们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等我们慢慢长大了,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的父母也有很多缺点。

如今,我们自己已经为人父母,我们也成了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女儿也常常会夸我:“妈妈,你真能干!”

听到女儿这样说,我常常会说:“谢谢妙妙哦!可是妈妈有时候也需要你的帮助呢!”

比如,我和女儿一起去超市,我不会一个人逞能地拎着所有的东西,而是说:“妙妙,妈妈拎不动了,能帮忙吗?”女儿一定乐颠颠地过来帮忙。这个时候再给她一个及时的赞许:“妙妙,你帮妈妈拎东西,妈妈现在手不那么疼了。”她会更开心。

比如,女儿问我一个明明我不懂的问题,我不会遮遮掩掩含糊其辞,而是说:“哎呀,这个问题,妈妈也不明白,要不我们来上网查查资料吧。” 我想这时候,女儿并不会笑话我的无知,而是会学到我的真诚。

所以,在孩子面前,不必伪装自己很强大,偶尔的示弱,孩子会成长得更快。

……

智慧,这个词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家长,这个词对我来说既辛酸,又幸福。当然,女儿现在离“完美”相差甚远,这也绝不是我对她的期待。我只期待,在我爱孩子的时候,带给孩子的不是负担和烦恼,而是勇气和力量。

记得有一天,我对女儿说:“我发现妙妙最近有很大的进步,尽管也还有缺点。”女儿听了,马上说:“我会改正的。”

看着女儿天真又认真的表情,我明白了:其实,在爱和成长的路上,努力的不只是我一人。

 

专文专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