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奉先寺,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造像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气势瑰丽而磅礴,充分显现着皇家石刻的恢宏气派。最为知名的卢舍那大佛位于其中。 卢舍那大佛,位于河南省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通高17.14米,梵语“卢舍那佛”即光明普照、光辉普遍之意,是源自古代日神崇拜的太阳神信仰而来。 大奉先寺,简称奉先寺,是密教祖庭,乃龙门十寺之一。是唐代一所木构寺院,位于洛阳龙门大卢舍那像龛之南。始建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毁于洪水。后与龙华寺合并,遗址位于龙门西山阙口南侧、魏湾村北的一高台地上。 大奉先寺建立不过四十余年,却毁于洪水之灾。据《旧唐书·五行志》载:“(开元)十年二月四日,伊水泛涨,毁都城南龙门天竺寺、奉先寺,坏罗郭东南角,平地水深六尺以上,屋舍树木荡尽”。 大奉先寺是一所由高宗皇帝亲自书额、深受皇室器重的重要寺院,同时负有管理大像龛的重任,它的被洪水冲毁,自然引起朝廷的极度关注。同年(开元十年)十二月五日,便急“敕旨龙华寺宜合作奉先寺”。 原奉先寺址大约在今魏湾村东、地震台下侧一带。现奉先寺遗址即位于龙门西山阙口南侧、魏湾村北的一高台地上。奉先寺始建时间晚于大卢舍那像龛的完工时间。“敕于大像南置大奉先寺”,并不等于大卢舍那像龛,二者并非一回事。后人将大像龛称作奉先寺,实为误解。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