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通博物苑(三)

(2024-08-04 10:51:10)
标签:

南通博物苑

张謇

南馆

中馆

杂谈

分类: 江苏风景

   南通博物苑位于南通城东南濠河之滨,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5年创办。它融中国古代园囿与近代博物馆于一体,将民族特色与科学内容相结合,是一座“园馆一体”的城市园林式综合性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南通博物苑(三)南通博物苑南大门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往里走 

南通博物苑(三)现代化的博物馆办公楼 

南通博物苑(三)全国重点文保 

南通博物苑(三)往东走
南通博物苑(三)
   新展馆山面刻张謇诗《营博物苑》:濠南苑囿郁璘彬,风物骈骈与岁新。证史匪今三代古,尊华是重五洲宾。能容草木差池味,亦注虫鱼磊落人。但得诸生勤讨论,征收莫惜老夫频。(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三)往东走,回望。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新馆建筑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自然厅 鉴池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鉴池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1853年(清咸丰三年),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父祖以上数代都以农商为生。张謇15岁开始进入科举试场,直至1894年考中状元。此前因长年在外游幕讲学,张謇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早有比较深切的认识。
南通博物苑(三)   就在他“大魁天下”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目睹北洋海军的覆没及次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张謇痛心疾首,他深感国家的积弱蒙耻在于国力不振。民气未张,而要扭转这局面,“责任须在士大夫”,并且是士大夫的不尚空谈、身体力行。
南通博物苑(三)   于是,他放弃了仕途,回家乡兴办起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企业,走上发展民族工业的艰难路途;接着他又创办师范学校,从而揭开南通现代化教育的序幕。他迫切地希望通过实业、教育以及社会公益等多方面的齐头并进,在家乡“建设一新世界雏型”,为贫穷落后的中国走上强盛之路作一个示范。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1903年张謇东渡日本,对日本的实业和教育进行了考察,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他深受触动,而作为学校教育补充的博物馆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张謇在1905年两次上书清政府,建议在北京建立合博物、图书二馆为一体的博览馆,进而推行到各省、府、州、县,但清政府对他的倡议不予理睬,他决定凭自己的力量创办一家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三)南馆老照片(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三)   南馆建于1906年,为南通博物苑早期建筑之一。正名为“博物馆”,为当年苑内最主要的陈列建筑,绝大多数藏品均陈列于此。其时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及教育四个部类。

南通博物苑(三)南馆朝北大门两旁各有一座古像亭,陈列古玄妙观的三清塑像。(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三)南馆前的石狮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馆建筑仿英国式,平面呈正“十”字形,顶部饰城垛状边缘,用以增进其典重感。楼上月台所悬张謇题写的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阐述了博物苑的创办宗旨。馆四周曾露立大型文物,并设,“古像亭”多座,陈列各朝佛、道教造像。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南馆大门内 

南通博物苑(三)介绍张謇创办博物馆初期的情况

南通博物苑(三)   张謇执意创办博物馆,与他“教育救国”的主张密切相关,他认为教育事业关系着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而博物馆是普及知识、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后盾。
南通博物苑(三)   1905年,张謇在家乡南通着手筹建博物苑。他于南通城东南,师范学校附近,迁移荒冢三十余座,购并地二十九家,共三十五亩地,动工兴建。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建于1906年的中馆是苑内最早的建筑,初作测候所用,其建筑为平房三间,中室顶部为一平台,上安气象观测仪器。此测候所为我国近代开办最早的气象观测机构,其观测报告及时公布,以便于民众生活及农业生产。1914年测候所迁并入南通农校,中馆则用作金石拓本及钱币的陈列室,并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孙支夏在平台上增建一气楼,成为如今外形。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中馆背面

南通博物苑(三)中馆及北馆老照片(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三)中馆老照片(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三)1920年张謇邀请苏社成员游览南通博物苑时在中馆前合影。(网络下载图片)

南通博物苑(三)走进中馆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中馆简介 

南通博物苑(三)里面是金石拓本及几块碑刻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南通博物苑(三)    中馆建成之后接着建南馆,南馆始称博物楼,为一座西式二层楼房,平面呈凸字形,是苑内的主要陈列处。当时楼下陈列动、植、矿物标本,楼上陈列历史文物,楼上北侧有一月台,上面悬挂着张謇在建苑之初作的对联“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1911年修建北馆,使南馆、中馆、北馆在一条线上,北馆上下各五开间,楼上陈列书画,开间的长度正好与展览中的一幅清代南通画家钱恕的《江山雪景图》十米长卷相等,楼下陈列黄海边出土的长达十多米的鲸骨架及各种化石标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