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北固山(二)

(2023-05-02 21:18:24)
标签:

镇江北固山

长廊

“天下第一江山”石刻

南徐净域

甘露寺

分类: 江苏风景

   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在镇江东北,山有三峰,其中北峰三面临江,山壁峭雄伟,形势险要,故名北固。梁武帝登此山曾写下“天下第一江山”六字。而极目远望,使人感到古人写的“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的诗句,甚为贴切。北固山以险峻著称,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主峰滨临大江,山势险固,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特色,这里的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镇江北固山(二)清晖亭北侧是一条长廊

镇江北固山(二)   传说吴国太相婿时,孙权藏刀斧手于廊中,被国太叱退。廊原在天王殿后,随山侧上,直向峰顶,计二十一间,墙面嵌石刻碑记,现廊于1993年秋复建。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重修镇江内外城记》碑,刻于清同治年间,仅存碑身,高1.9米。

镇江北固山(二)   上款为“三品御补用道四川夔州府知府前署江苏镇江府事”,下款为“同治十三年(1874)俞德模撰并书”。内容记修筑镇江内外城情况。原在四牌楼街道钓鱼巷东,今嵌北固山东廊壁上。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这块碑字迹看不清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长廊以红褐色木头构筑而成,与石阶巧妙结合,在两旁大树和廊顶的庇护下,显得古色古香,凉爽惬意。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长廊东侧 

镇江北固山(二)在此后的廊壁上,一块长方形条石上刻着雄浑有力的“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
镇江北固山(二)   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江景,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第一江山。”后来粱武帝游北固山时,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后遗失。到了宋代,著名收画家吴琚把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1665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
镇江北固山(二)石刻是一块长方形条石,字迹雄秀,气魄很大。

镇江北固山(二)长廊北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天下第一江山”廊壁对面有一座圆拱门写有“南徐净域”题额。相传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南,建都于建业(今南京)。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为此设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今镇江)。至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一直为镇江的别名。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券门有一副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此联是清末镇江名书画家苏涧宽用篆书书写,既表达了北固山的雄秀气势,又点出了甘露寺建造年代,其横披则为“南徐净域”,可谓言简意深,寄托无限。

镇江北固山(二)走过“南徐净域”卷门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甘露寺的一部分

镇江北固山(二)阎公纪念碑

镇江北固山(二)福德神祠,里面是小卖部。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江左形胜”卷门 

镇江北固山(二)背面“东吴遗迹”

镇江北固山(二)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镇江北固山(二)   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水天开阔,风景壮美,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
镇江北固山(二)   孙刘联姻往事千年,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孙刘联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浓墨重彩。
镇江北固山(二)   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后峰的顶上,所以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镇江北固山(二)   赤壁大战后,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不还,周瑜向孙权献计,以其妹孙尚香为饵,设下美人计,诱刘备来京口联姻招亲,趁机扣为人质,以讨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京剧,“龙凤呈祥”唱的就是这段故事。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进入甘露寺大门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传说是三国刘备结婚的大殿,始建于东吴初期,寺额是张飞的亲笔。到唐朝时李德裕布施宅地,扩建甘露寺。
镇江北固山(二)   后甘露寺又几经兴废。甘露寺原建于山下,宋祥符年间(1010)和尚祖宣(是国舅)因寺宇倒塌,由郡守转奏朝廷,欲移建山上。真宗特下诏书,令转运史陈尧将寺移建山上,并赐良田四千亩。
镇江北固山(二)   移建之殿规模宏大,亭台栉比,殿宇辉煌,极为壮观。元符末年毁于火,不久重建。建炎年间又毁于兵,绍兴年间再重建。现在的甘露寺是清光绪年间(1890),由镇江观察黄祖络等筹款修建的。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院中的经幢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香炉 

镇江北固山(二)甘露寺简介 

镇江北固山(二)(网络下载图片)

镇江北固山(二)进入大殿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大殿内供奉着三世佛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中间是释迦摩尼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财神画像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
送子观音画像
镇江北固山(二) 

镇江北固山(二)院落西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