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北固山(一)

(2023-04-30 09:43:46)
标签:

镇江北固山

朱文公祠

清晖亭

铁塔

阿倍仲麻吕诗碑

分类: 江苏风景

   镇江北固山景区: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镇江北固山(一)北固山景区大门(网络下载图片)

镇江北固山(一)大门背面 

镇江北固山(一)进入大门后是一较大院落(网络下载图片)

镇江北固山(一)院落北侧
镇江北固山(一)(网络下载图片) 

镇江北固山(一)往里走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上山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北固山位于江苏镇江,由于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高55.2米,长约200米。山壁陡峭,形势险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甘露寺,雄居山巅,建于东吴甘露年间,有许多有关三国时代吴国的传说和遗迹。
镇江北固山(一)   游人至此,不由得要以刘备招亲的故事为线索去寻找有关胜迹和传说。北固山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三山鼎立,在控楚负吴方面北固山更显出雄壮险要。明代郡守为了抗倭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
镇江北固山(一)   北固山由前峰 、中峰和后峰三部分组成,主峰即后峰,是风景最佳处。前峰原为东吴古宫殿遗址,现已辟为镇江烈士陵园;中峰上原有气象楼,现改为国画馆;后峰为北固山主峰,北临扬子江(长江),三面悬崖,地势险峻,山上到处都是树木,名胜古迹多在其上。素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于世。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由于北固山临近长江地势险要,曾是东吴的政治中心,这里现在还留有明朝将领抗击倭寇所筑的城墙,而东吴古道就是沿着城墙修建的一条长长的石阶路。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北固山景区图 

镇江北固山(一)继续往上走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在东吴古道的中间,有一个小门楼。
镇江北固山(一)匾额题书“朱文公祠”,是纪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
镇江北固山(一)
门楼砖雕细腻精美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再往上走是“清晖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清晖亭的石鼓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清晖亭是一座重檐攒尖顶四方亭,原来是甘露寺的山门。抗战时期亭内四大天王塑像被日军炸毁,只留下一座空殿。后将山门改作清晖亭,亭子四面贯通,向南可以去中峰,向北可以到达后峰。
镇江北固山(一)清晖亭南侧

镇江北固山(一)清晖亭东侧

镇江北固山(一)清晖亭北侧

镇江北固山(一)清晖亭藻井

镇江北固山(一)清晖亭东侧旁边有一建于北宁元丰元年(1078年)的铁塔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北固山后峰东南,清晖亭旁,有一座四层铁塔。铁塔又名“卫公塔”,是北固山的重要文物。它是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惟一的铁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铁塔简介

镇江北固山(一)铁塔文保碑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铁塔始建于唐朝定历元年(825年),是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为“资穆皇(唐穆宗)之冥福”所建。原为九级,明万历年间海啸,毁去上部七层。重修时改为七级,清代光绪年间又遭雷击,毁去上部五层。
镇江北固山(一)   解放前铁塔残破不堪,解放后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修复铁塔,将残存的明代复制品的第四、第五两级加叠上去。整修时,在塔基下挖掘出一大批文物,内有金棺、银椁、舍利子,以及李德裕亲自书写的题记石刻等。从文物中获悉,该塔为唐朝宝历元年(825)曾三次任润州刺史的唐朝宰相李德裕创建,乾符年间毁,铁塔是在宋元丰年间石塔的旧址上建成的。
镇江北固山(一)   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四层,一二层是宋代制品,三四层系明代所铸。铁塔的结构为平面八角形。下有塔基(即莲座),每层有四门,有腰檐,每层都铸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姿态生动。第二层塔身四面门的方向及门两旁的菩萨浮雕与第一层相同,东南面铸有“国界安宁”、“法轮常转”两行北魏体字,东北面排列着九行题名。现存的塔基(即莲花座)和塔身均有精美的图案,如云水纹、莲瓣双雀、游龙戏珠、佛像等,造型精美,生动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冶铁技艺的高超。
镇江北固山(一)巨大的莲座上铸有优美的云水纹和龙戏珠纹。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往里走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1989年3月6日,中国镇江市与美国坦佩市缔结友好城市,种下的友谊树。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继续往上走

镇江北固山(一)阿倍仲麻吕诗碑
镇江北固山(一)   《阿倍仲麻吕诗碑》位于北固山铁塔附近,是一块汉白玉石碑,高3.2米,宽1.2米,碑文为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阿倍仲麻吕所作的《望月望乡诗》。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以中日两种文字书写,中文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沈鹏所书,日文由日本书道院院长田中冻云所书,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石碑题写碑额。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镇江北固山(一)   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作为日本遣唐留学生于公元717年来到中国,后考中进士,在唐朝为官。公元753年,他曾受命为唐使与鉴真大师及日本使臣一起东渡返日。
镇江北固山(一)    途中,夜泊扬子江畔,只见一轮明月高挂天空,不禁让他怀念起远在日本奈良的家乡,于是吟诵到:“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遗憾的是,由于遭遇海上风暴,阿倍仲麻吕最终没能回到日本故乡,于公元770年病逝于长安。1990年,由致力于中日友好的人士共同发起,在北固山建成此碑。
镇江北固山(一)   从此,这座巍巍望月望乡诗碑成为东亚文化的一座标志性建筑,永远耸立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心中。
镇江北固山(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