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江北固山(三)

(2023-05-04 09:21:07)
标签:

镇江北固山

光绪御碑亭

北固楼

辛弃疾

杂谈

分类: 江苏风景
   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屡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镇江北固山(三)从甘露寺院落西侧小门出来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又是一个较大的院落

镇江北固山(三)院落南侧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院落北侧

镇江北固山(三)院落西侧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御碑亭,为清光绪皇帝亲笔题写的碑文,以表彰杨岳斌、彭玉麟二位名将的功绩。

镇江北固山(三)   清光绪皇帝亲笔题写碑文,以表彰杨岳斌名将的功绩。御制碑文:朕惟芳流彤史  特彰百战之功  实纪青珉  用播千秋之美  酬勋劳之卓著  生前已历崇阶  示恩礼之优隆  身后宜加异数  爰申巽命  永勒丰碑  尔前任陕甘总督杨岳斌  壮志轩昂  英姿飒爽  仗从戎之荣  能发能收  挥克敌之戈 同仇同泽  立勋阃外  屡晋头衔  锡命行间  频邀心简  殊荣渥沛  飘翠羽以扬辉  显号优加  本丹心而有勇  坐镇貔貅之队  节建郧襄  迭提鹅鹳之军 威行汉沔  中流击楫  志矢澄清  大纛临江  师勤训练  等狄青之起卒伍  早扬铜面之威  比王浚之下楼船  竟建石头之绩  三湘七泽  烽燧无惊  楚水吴山  欃抢尽扫  既告功于北阙  袭世职以增荣  复受任于西陲  制雄军而奋武嗣以驰驱敌忾  屡奏鹰扬  定省萦怀  乞伸乌哺  白华笙谱  已安将母之心绿野堂开  仍拥阅兵之节  方谓桑榆日永  倚畀长资  何期帷幄  风饕沦殂遽告朕轸怀宿将  笃念耆年  用延赏世之恩  兼贲易名之典  谥之勇悫  嘉尔勋猷于戏  虎奋如生浩气  壮风云之色  螭盘永耀温纶  争日月之光  特锡宠扬  俾昭来许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    太子少保两江总督臣刘坤一恭摹上石

镇江北固山(三)   背面。清光绪皇帝亲笔题写碑文,以表彰彭玉麟名将的功绩:御制碑文:朕惟大臣  绩炳寰区  志安岩壑  信史既书其勋烈  易名宜揭其悃忱  将以励始  终之不渝  选靖共而是  与所谓谥以成德  原殊号以旌功也  尔前任兵部尚书彭玉麟  淡泊为怀  澄清矢念  昔值潢池之变  曾蒐楚泽之英  屡以儒官先乎士卒  收浔阳之九派  复使朝宗  控灊岳之千峰  旋移节度  扬帆天堑奋挟舰之双龙  返棹洞庭  惟伴琴之一鹤  冯异坐大树下  不语丰功  张良从赤松游  夙怀远志  及乎入参五兵之职  总司九伐之权  虽思勇退于急流 犹倚忠谋而坐镇  荩猷硕画  功成而每弗自居  劲节贞心  论定而益彰有守 无愧炼金之什  如承赐箸之荣  综厥生平  谥之刚直于戏  本儒行以建谟猷 兼标清节  叹古遗而深惋恻  用锡嘉名  贞碣恒留  彝章永焕  尔灵不眛  国典有光   光绪二十七年六月    两江总督臣刘坤一恭摹上石

镇江北固山(三)   北固楼,又称北固亭,坐落于镇江北固山。六朝时,梁武帝萧衍登临此山,即曾挥笔题下“天下第一江山”。最早感叹之余说出这“天下第一江山”的人乃三国时的刘备,最後是因南朝梁武帝所题而闻名天下。
镇江北固山(三)北固胜境浮雕

镇江北固山(三)   东晋时守军蔡谟首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葺之。是后崩坏,顶犹有小亭,登降甚狭。南朝梁萧正义乃广其路。大同十年(公元544)梁武帝登望久之,敕曰:“此岭不足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于是改楼曰“北固楼”。
镇江北固山(三)   北固楼之所以有名,既是由于它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也是由于它遭遇名人,被写进名篇,内涵丰富。它建筑在形胜之地北固山上,南邻东吴铁瓮城,北临长江,形势险要,景象壮观。所以梁武帝登北固楼后赞叹说,“作镇作固,诚有其绪。然北望海口,实为壮观。”
镇江北固山(三)   北固楼建成于东晋咸康年间(335-342年)蔡谟领南徐州刺史以后,在国内历史名楼中仅比相传建于东吴黄武二年(223年)的黄鹤楼晚一百多年,位居第二。但在长江下游的江东地区,它却是沿江所建最早的一座楼,堪称江东第一楼,可与东吴第一城铁瓮城比美。它前有梁代萧衍父子登临赋诗,后有南宋辛弃疾登亭作词。

镇江北固山(三)   据《梁书·武帝本纪》载,梁大同十年(544年)三月,梁武帝萧衍“幸京口城北固楼,改名北顾”。萧衍有《登北顾楼》诗叙写了此游情况,并赞美北固形胜。他的儿子萧纲也作了《奉和登北顾楼》诗。
镇江北固山(三)   而在梁武帝父子600多年以后的南宋著名词人、镇江知府辛弃疾,他登北固亭所作脍炙人口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更使得北固楼和北固亭广为人知。
镇江北固山(三)   可以说,今天的人们之所以知道北固楼和北固亭,大多数是由于读了辛弃疾的这两首词。如同崔颢和李白的诗歌使得黄鹤楼名扬天下一样,辛弃疾的词作也使得北固楼扬名中外。当然,萧衍父子的诗歌和辛弃疾的词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作用,也离不开北固楼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名楼名篇,相得益彰,才能流芳千古。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在甘露寺的背后,位于北固山后峰顶上,是一座画梁飞檐楼阁。古名北固楼,亦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它时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ì)狸(lí)祠(cì)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北固楼一楼正门,对联:气吞吴楚看六代枭雄此处曾留霸业,浪涌乾坤叹千秋骚客斯楼独望神州。横批:东南胜景。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进入北固楼

镇江北固山(三)镇江三山木雕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北固山图钱松嵒作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毛泽东手书,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镇江北固山(三)   毛泽东手书,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镇江北固山(三)上楼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北固楼的二层是展示名人书画作品

镇江北固山(三)复建北固楼记,2013年。

镇江北固山(三)甘露襄古 

镇江北固山(三)北固晚烟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徐瓒北固楼、首岁次壬辰日于焦山碑林秉拜书。“突兀临沧海,孤高搂紫气。牍窗先得月,晴树半栖空。远树参差现,寒潮日夕闻。飘然凌绝顶,便欲叩天昏。”

镇江北固山(三)   元代·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 其一》:江南三月万花柳,北固山头一回首。东风吹绿扬子江,滟滟江波泻春酒。况乃又是清明天,元从一饮三百钱。英雄一去几千载,当年饮者今何在。陌上家家列纸钱,孙刘高冢何人拜。

镇江北固山(三)   南北朝·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玉玺戒诚信,黄屋示崇高。事为名教用,道以神理超。昔闻汾水游,今见尘外镳。鸣笳发春渚,税銮登山椒。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远岩映兰薄,白日丽江皋。原隰荑绿柳,墟囿散红桃。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顾己枉维絷,抚志惭场苗。工拙各所宜,终以反林巢。曾是萦旧想,览物奏长谣。

镇江北固山(三)   唐·张祜,《题润州李尚书北固新楼七言律诗》:蹑石攀云一径危,粉廊朱槛眺江湄。青山半在潮来处,碧海先看月满时。树色转烟城斗峻,水光浮草岸遥卑。西楼又起公羊意,坐对寒潮向渺弥。

镇江北固山(三)   宋·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镇江北固山(三)   清代王文治的《秋日登北固山》:画角声中牧马回,西风落日此徘徊。沉戈难得孙刘迹。载笔犹传颜谢才。江带雉城千舸舰,涧盘鸟道万楼台。东流一片苍茫意,欲向空门问劫灰。清王文治秋日登北固山 壬辰岁瑞冬 贾玉书录之。

镇江北固山(三)再上楼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国画,长江三山图。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毛泽东题“北固楼”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站在北固楼上往下看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镇江北固山(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