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乡崇福横街(一)

(2022-10-18 20:44:41)
标签:

桐乡崇福

横街

春风大桥

程庆国故居

待雪楼

分类: 浙江风景

   崇德城旧址及横街建筑群位于桐乡古镇崇福。崇德城旧址包括城墙遗址、护城河及运河古桥梁司马高桥。崇德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就已置县,但建城较迟,崇德城墙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为崇德城旧址与横街建筑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乡崇福横街(一)横街历史街区导览图

桐乡崇福横街(一)崇德中路春风大桥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大桥两侧有廊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大桥南侧水面

桐乡崇福横街(一)春风大桥横跨大运河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大桥北侧水面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崇德中路,东起春风大桥,西至重九桥,全长505米。作为崇福镇历史最悠久的一条东西主干道,沿街两边共有商铺百余家,住宅户近200家,经过立面改造后,仿古的砖木结构,呈现民国初期建筑风情,并与崇福横街的整体风格一致,还原百年前古城风貌,提升了道路整体档次。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穿春风大桥下西桥堍不多时,左转即见“縣街”的仿古门洞,从那里往南,便可以到达一条悠长悠长的窄窄的街。
桐乡崇福横街(一)   崇福,从前是石门县城,现在还有县街,附近乡下,老人家到崇福,还说“到县里去”。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比起乌镇的家喻户晓,崇福古镇更像一个躲在深闺人不知的大家闺秀,活在老一辈桐乡人的记忆里,尽管也是白墙黛瓦,却勾勒着另一种的线条。
桐乡崇福横街(一)     崇德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就已置县,但建城较迟,崇德城墙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为防倭寇进犯,当时的海防长官下令拆崇德城墙,将砖石全部搬运到乍浦筑城,崇德老城墙至此拆毁。
桐乡崇福横街(一)   明嘉靖三十四年,为抵御倭寇侵犯,崇德知县蔡本端奉檄重新修筑城墙。第二年正月初七,时任右通政,正好在家乡休假的崇德邑绅吕希周为防倭寇,发动全城兵民再筑城墙,新城周长近4公里,有水旱城门各5座,城墙完工后,根据吕希周建议,引大运河改道,回环绕城,作为护城河。
桐乡崇福横街(一)   现城墙遗迹尚存崇福镇城墙弄内长10余米,宽20米的一段城墙断垣,护城河踪迹清晰,部分水域还在通航。横跨护城河的还有一座运河古桥—司马高桥,这是桐乡市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运河古石桥。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横街47号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楼上的木雕非常精美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横街建筑群以横街为主,这是崇福镇历史上最繁华的一条古街,街市长约400米,宽约3米,东街口就在运河边,整条街市商家鳞次栉比,传统招牌字号斑驳陆离,至今仍保持着比较完整的清代街市风貌。横街不仅商业繁荣,更是崇邑望族集聚、名士乡贤生息之地,历来名人辈出,代有俊才。
桐乡崇福横街(一)   明代布政使劳永嘉的故居,清初浙派诗人代表人物吴之振的守愚堂,清末著名画家吴滔的故居、辛亥女杰秋瑾挚友徐自华的故居、足球名将戴麟经的故居、中科院院士桥梁专家程庆国的故居、民国沪军都督陈英士学过生意的善长当等均在横街。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学前弄

桐乡崇福横街(一)吴之振故居。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清藏书家、诗人。
桐乡崇福横街(一)   横街一百二十八号为守愚堂旧址,明代为崇德劳氏旧宅。清顺治十年(1654),洲泉吴之振考取秀才。吴之振字孟举,一字橙斋,只有几个姐妹,没有弟兄, 家富有,原配夫人为崇德劳燮殷之女。吴之振从外家劳氏购得守愚堂,未改堂名,即从洲泉移居崇福。后由之振孙兰成重题匾额,字大愈斗,遒劲生辉。(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横街(一)   建国后,守愚堂曾被改作工人俱乐部等用途,门楼、轿厅和百桌厅(守愚堂中轴线上大厅,俗称百桌厅,据说可设宴百桌)现已被拆除,改建成住房,后埭楼厅及东侧玉纶堂尚存。

桐乡崇福横街(一)   守愚堂西段即为守愚堂之寻畅楼、鉴古堂故址,即今横街一百三十四号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吴增揆曾在此开设律师事务所。一九五五年改作崇德县专买公司,吴习元一家被 动员迁出。随后为崇福供销社租用,其中厢楼、平屋已被供销社拆除,改作商场。一九八五年,有吴氏后裔从台湾归来定居,遂归还部分产权,与别处房屋交换安置。

桐乡崇福横街(一)   横街是东西向的,象鱼骨头一样从左右会伸出许多南北向的巷弄,整个崇福旧有72条半弄堂之称,多半在横街的鱼骨处,羊行弄、保安弄、西寺弄、立总管弄、庙弄……弄堂逼仄,如果迎面走过总必须彬彬有礼,退步、侧身、致意、让行,老县城的那一点老派风雅修养,弄堂养成有功。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西寺弄  

桐乡崇福横街(一)程庆国故居在西横街97号、99号,尽管外墙已经脱落,但是古宅风韵犹存。桐乡崇福横街(一)   程庆国(1927.10.11-1999.8.18),桥梁和铁道工程专家。浙江桐乡人。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6年获sulian liening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俄罗斯运输科学院外藉院士,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桐乡崇福横街(一)   早年从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及其工业化生产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60年代在成昆铁路创议并发展了多种桥梁新结构和施工新工艺70年代主持湘桂线红水河铁路斜拉桥的设计施工和试验研究,对促进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桐乡崇福横街(一)   近年来,积极倡导高速铁路、城市有轨交通和大跨径桥梁的发展,主持开展车桥耦合振动、列车走行性、桥梁结构空间非线性分析、钢纤维混凝土本构理论及其疲劳损伤等方面科研工作。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继续往西走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保安弄,相当于扬州老城区的火巷,道路狭窄,两侧高墙耸立。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吴滔的故居来鹭草堂,居址横街保安弄2224号。
桐乡崇福横街(一)   吴滔(1840—1895),字伯滔,号铁夫,又号疏林,清末著名画家,与吴昌硕、吴秋农合称“三吴”。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徐多故居,承志堂,位于横街149号。现在为社区所用。
桐乡崇福横街(一)   徐多绅为徐自华祖父之弟的次子,徐多之孙徐益藩,中央大学文学士,徐自华的诗词的保存和流布,徐益藩起到了关键作用。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徐多绅故居大门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进去看看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   庙弄内,眼前这幢名为“待雪楼”,是书香名门蔡载樾、蔡锡琳父子的居所,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距今已有200年历史了。晚清时期,它曾是文人墨客谈古论今的场所。
桐乡崇福横街(一)
   待雪楼坐北朝南,高高的外墙上,墨色斑斑,仿佛一幅浑然天成的泼墨山水画。墙上,镶嵌着几扇木窗、木门,有些残缺,细看木质,已是“高龄”了,可这掩饰不了曾经的辉煌。当年,蔡氏父子在这里聚朋集友,吟风弄月,一度成为很多文人墨客向往之所。
桐乡崇福横街(一)
   由于大门紧闭,无法进入,只能凭着史料记载,想象楼里的陈设。主建筑是三间楼厅,厅前天井有墙门,门台上有些装饰,可惜在“文革”中被损坏了,门框两边墙基为须弥石座,有“双狮戏球”的图案。楼厅靠东的院落,名为“砚香室”,是储藏文物、名画之地,其中有吴之振的黄叶村庄诗帖、费隐禅师画像赞等。
桐乡崇福横街(一)   楼下三间屋子原名“拈花吟馆”,靠南厢房墙上,现存有砖刻《待雪楼记》碑,长220米,宽025米,全文500多字。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可这篇宝贵的碑文留下的财富,让人意犹未尽。

桐乡崇福横街(一)庙弄是横街最西边的街道
桐乡崇福横街(一)

桐乡崇福横街(一)庙弄南端是宫前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