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秋叶
秋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398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2022-10-17 09:26:36)
标签:

桐乡崇福

中山公园

沈晦

魁星亭

司马高桥

分类: 浙江风景

   崇福中山公园位于崇德东路,历史悠久,她可算得上是江南古镇崇福的一张历史名片,她在一定层面上折射着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公园建于民国22年(1933),为纪念孙中山光复民国之功绩。公园以明朝蓟州知府钟起凤私家园林遗址和孔庙旧景为基础建造。公园内有始建于宋朝,清代重建的孔庙,以及棂星门、泮池、巽塔等,还建有中山厅、陈英士纪念塔、吕晚村纪念亭等。近期经重新整修,古老的公园以全新的重生面貎和风彩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使游人惊叹,被观者叫绝,让世人眼前一亮。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自隋唐开科举考试以后,嘉兴地区出的第一个状元,是宋朝的沈晦(1084—1149),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崇福人。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沈晦考中状元后,崇德县政府就在崇福镇的崇福寺西面建了一个状元坊,《至元嘉禾志》说:状元坊,因状元沈徽学(沈晦,官徽猷阁直学士)居此,因以名。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奚士达到崇德做知县,为纪念沈晦,特地造了一个魁星堂,现在中山公园的魁星亭,即出于此。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崇福人沈晦,嘉兴地区的第一个状元,第二个叫张九成,海宁人,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状元。有趣的是,张九成就是沈晦的学生;更有趣的是,这一对师徒,一个是桐乡人,一个是海宁人,而《宋史》都把他们写成钱塘人。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沈晦还有一个学生,汪应辰,也是宋高宗绍兴五年的状元。一个状元,教出了两个状元。不得不说,沈晦了不起,崇福真是一个好地方!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魁星亭楹联语声传自古越,勉后人奋发图强;溪水尚存沙渚,看今朝河山锦绣。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魁星亭内有沈晦半身像,像后的墙上,嵌着“崇文奖碑记”,上面刻着许多崇福“蟾宫折桂”的人名。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崇德孔庙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桐乡市崇福镇(原崇德县城)中山公园内,为崇德县学文庙(清康熙元年至民国三年(1662-1914)曾改名石门县),始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原在运河西,南宋绍兴年间迁至运河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又迁至万岁桥东现址。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历史上屡建屡毁,现存建筑大部分建于清同治年间。民国二十二年(1933)县长毛皋坤以孔庙及明代息几园遗址为基础辟建中山公园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现大成门面阔三间,歇山顶,大成殿面阔五间,歇山顶。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大成门两侧的对联:“重教兴文,庠开浙北;崇仁尚义,德化江南”。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文庙布局原前庙后学,清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余丽元新建明伦堂于大成殿东北,并将原明伦堂改为崇圣祠,遂成左学右庙格局。至清光绪时,中轴线上依次为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前有东西庑)和崇圣祠,其后为桂山及魁星阁,东路依次为儒学门和明伦堂,西路为训导署(其后原教谕署已毁),今尚存泮池、清同治四年(1865)所建棂星门与大成殿以及清咸丰三年(1853)所建的文璧巽塔,近年重建大成门和东西庑。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崇德文庙简介。崇福镇是原崇德县的县治所在地,崇德孔庙是崇德县学的主体建筑。崇德孔庙由大成殿、棂星门、文璧巽塔、泮池等组成。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民国22(1933),崇德县长毛皋坤为纪念孙中山光复民国之功,以息几园遗址和孔庙旧景为基础建成。内有“中山厅”、“陈英士纪念塔”、“吕晚村纪念亭”等建筑物,并有“六角亭”、“四角亭”、“茅亭”等园林小品点缀其间。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民国26(1937)日军侵崇后,中山公园被日军所占,拆毁原建改筑炮台,除晚村亭,大成殿等硕大木石建筑,因移动不便,未遭全损外,其余亭阁厅堂均被拆毁。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新中国成立后,孔庙曾经改建为校舍,后来成为镇上的一家五金厂的厂房,“文革”后工厂迁出。文革期间,晚村纪念亭又遭毁。1981年被列为桐乡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1983年镇人民政府重新修建园林,并增添了“语溪亭”、“无名亭”等景点。
1995年,因道路扩建,大成殿整体结构南移。2005年对孔庙作大规模修复,重建大成门,重塑孔子像。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大成门的一对石鼓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由于疫情的原因,现在不开放,只能到网上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崇德孔庙除大殿外还有较完整的附属建筑,现存古迹有大殿正南方的棂星门(石牌坊)、棂星门两侧有清道光十七年雕琢的石狮一对。南有明代嘉靖年间开挖的泮池,东有清咸丰三年重建的文璧巽塔,形象地寓意了文房用品笔和砚,较完整地保存了传统孔庙的布局。(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1995年重塑的孔子像(网络下载图片)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棂星门背面(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重修崇德文庙碑记》碑,2006年桐乡市崇福镇人民政府立。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院墙西侧:圣集大成。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两侧廊内壁画的是孔子的故事(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现存大成殿为清代同治四年(1865)重建。计五间,面阔20.6米,进深14.9米。平地起建,后金柱柱顶石呈方块形,加鼓墩,柱用包镶法;前金柱柱顶石用复盆式加鼓墩,不用包镶法,系利用明代旧物。檐柱用正方体花岗岩,歇山顶,飞檐翘角,板瓦屋面、脊饰已无。(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两侧廊内壁画的是孔子的故事(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院墙东侧:万世师表。(网络下载图片)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重修崇德县儒学记碑》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大成殿外西侧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几尊石雕,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的言子正在给三个静坐聆听的学生传道解惑。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新建的六角亭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司马高桥为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桐乡市崇福镇(原崇德县县治)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南北向跨原县城南护城河。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该桥旧名南高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同治三年(1864)毁,光绪二年(1876)知县余丽元重建,因重建时请求动用库银并得到兵部支持而得名(司马即兵部别称)。桥长19.4米,宽3米,净跨9.7米,矢高约5米,南北各沿28级石阶而上,两侧施石栏,桥顶望柱上雕有石狮两对。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说起此桥来历,民间传说与吕希周有关。吕希周是明朝嘉靖年间进士,官越做越大,但仍不满足,他听人说,若要官步步升高,祖坟风水要看好。于是他回乡请风水先生为已故母亲选坟地。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风水先生手捧罗盘在崇福四城门外相了一转,说是南门外运河塘边有一块地风水不凡。吕希周去实地一看,觉得此地前有树林,后有城墙,又有运河从旁流过,确实是块宝地。风水先生又说,河水若弯流,风水胜一筹。意思是能将这运河塘的水绕坟地拐个弯,风水就更好了。吕希周说,这个便当,只要将穿城的运河直塘,在南门外改道向东拐个弯绕城而过就是了。因为他是朝廷高官,地方官只好照办。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运河拐弯,县城南面的道路断了,需要造一座桥,于是便有了司马高桥。民谣说:“崇福出了个吕希周,直塘改作九弯兜。”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修筑县城时曾将京杭大运河改道并回环绕城,1971年重新取直,故此段河道亦为京杭大运河故道。后来运河又恢复直道并拓宽,处于弯道上的司马高桥才有幸保存了下来。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顶面有方形平台,桥顶四方各立小石柱,柱端雕有小石狮两对。东西各有两尺高的石栏,平台靠东置有条石长凳,便于行人上桥歇力。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方形平台中间有圆形图案,可惜看不清。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桥南侧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桥北侧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桥底为大拱形洞门,稍上两面正中各雕有石额,楷书大字“司马高桥”。拱圈石以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桥洞两旁有石刻对联。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看不清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司马高桥东侧

桐乡崇福中山公园(二)司马高桥西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