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2022-03-16 08:18:01)
标签:

诸暨三贤纪念馆

陈洪绶

博古叶子

西厢记插图

《陶渊明归去来图》

分类: 浙江风景
   “三贤”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建造“三贤纪念馆”选择在西施故里旅游区余任天纪念馆旁建设“三贤”馆,丰富了西施故里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诸暨文化影响力。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陈洪绶(1599~1652)中国明末清初画家。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字章侯,号老莲,又号小净名,甲申(1644)明朝灭亡后自称老迟、悔迟、弗迟、云门僧、九品莲台主者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陈洪绶浙江诸暨人。出身官僚读书人家,自幼聪慧,喜诵佛经,4岁时即能画关羽像于巨壁。10岁前后至杭州从蓝瑛学画,也向其他画家请教,曾在杭州涌金门府学闭户临摹李公麟《孔门七十二贤》画像石刻,10天而似,又10天而不似,数变画法。14岁时悬其画于市中,已能立致金钱。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悲苦晚年,乙臻化境。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甲申痛变,狂士悲号。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20岁前后,陈洪绶浪迹绍兴,求理学于刘宗周,又与黄道周、祁豸佳等交往,奔走功名,因不满明末腐朽的政治,画《屈子行吟图》、《九歌图》自抒胸臆。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的《桐荫赏石图》诸暨博物馆收藏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万历四十六年(1618)陈洪绶中秀才,两年后至杭州。天启三年(1623)游天津,到北京,次年又返诸暨,居杭州,与周亮工、张岱等文人定交。嗣后屡试功名皆不第,崇祯十二年(1639)再至北京,入国子监,希望能为匡扶朝政有所贡献,奉命进宫临摹历代帝王像,因得纵览内府名画,后授为内廷供奉,不受,崇祯十六年南下江南。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的《杂画八开》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执扇仕女图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像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品茶图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鲁迅评价陈洪绶:老莲的画,一代杰作。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清顺治三年(1646)清兵南下浙东,陈洪绶出家于绍兴云门寺为僧,一年余还俗。嗣后往来杭州等地,狎妓酗酒,以画终其一生。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陈洪绶以狂放著称,其狂放在明亡前是不满于明末朝政腐败的社会现实的愤懑,明亡后则是不能接受改朝换代的爱国悲怆。陈洪绶工诗文,善书法,尤精于绘画。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筮仪象解》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坐像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当代国际学者对陈洪绶的评价: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家中的第一人。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陶渊明归去来图》中的一幅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著《宝纶堂集》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当时及后世对陈洪绶的画艺评价极高,时人将其与同时的人物画家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称其画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三百年无此笔墨也”。“高古奇骇,古趣盎然如三代彝器,令人肃然起敬”,故学之者甚众。其妾胡净鬘,子陈字,女陈道蕴,弟子陆薪、严湛、魏湘、丁枢、祝天祺、沈五集、王树榖,以及清末的任熊、任薰、任颐等,在画法上都深受他的影响。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逃离虎口,避难佛门。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青藤书屋、云门寺、陈洪绶墓照片。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中兴画学、创造高峰。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画册图集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陈洪绶在世时画名就远播海内外,清代文人毛奇龄所著的《陈老莲别传》中说:“朝鲜,兀良哈(蒙古东部)、日本、撒马尔罕(新疆以西乌兹别克之城市)、乌斯藏(西藏中部)购莲画,重其值,海内传模为生者数千家……”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博古叶子》是陈洪绶去世前一年所作。由陈洪绶的好友、明末徽派最著名的刻工黄建中所刻。黄建中的精湛技艺,与陈洪绶的设计堪称珠联璧合,忠实地展现了老莲晚年的画风和精神状态。人物造型和线条要比壮年期高古,人物头大身短,显得颇有稚趣,线条布置愈趋自然、散逸、疏旷,不像壮年期那样凝神聚力,细圆而利索,但更加苍老古拙,勾线也十分随意,意到便成。其人物及笔墨的舒缓状态,达到了中国传统文人审美的最高境界。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西厢记》是陈洪绶给书籍作插图最多的一种,流传有张深之的《正北西厢》、李吉辰本《西厢》及李卓吾《评本西厢》三种。张本的六幅插图中,第一幅为莺莺像,其余直接描绘原作内容有《目成》《解围》《窥简》《惊梦》和《报捷》五幅,出色地表现了陈洪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度的艺术水平。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陈洪绶年谱

诸暨三贤纪念馆(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