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2020-11-20 16:08:20)
标签:

灵隐寺

大雄宝殿

双塔

二十诸天

五十三参

分类: 有关杭州
   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本殿是清宣统二年修建的仿唐建筑,它采用古代建筑单层三重歇山顶的传统手法,加上高高翘起的飞檐翼角,使庞大的屋顶显得轻盈活泼。殿字的瓦饰、窗花、斗栱、飞天浮雕以及天花板上的云龙绘图,均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艺术。本殿共高33.6米,仅比天安门城楼低0.1米。面宽七间,进宽四问,气势轩昂,雄伟壮观,在国内其它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筑于高台之上。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1954年进行全面修整后,改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建筑。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露台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塔,它与天王殿门前的两座经幢是灵隐寺最为古老的遗迹,是不可多得的文物瑰宝。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据梁思成《浙江杭县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两石塔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系吴越忠懿王钱弘俶重兴灵隐寺时而立。当时立塔四座,今唯存大雄宝殿前这两塔。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这两座塔高约12米,为八面九层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每层均有立柱、凭栏、檐栱,雕像。灵隐寺两石塔体量虽不大,但完整、忠实地表现了木构式塔的每个建筑部分,是研究当时造塔技术、雕刻工艺、佛教艺术的实物史料。两石塔雕凿精美,线条流畅,比例和谐,反映了当时石塔建造工艺和风格的典型特征。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双塔通体以湖石雕凿叠砌而成,结构完全相同。石塔须弥座以上分九层,每层均由平座、塔身和塔檐三部分组成,完全依照木塔的形制分段雕凿砌筑,并逐层收分。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由于年代久远,塔体与塔身上的雕像皆已严重破损。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塔身八面的四正面雕凿火焰形塔门。隐作槏柱把塔壁分成三间,明间做成壸门式,雕凿出大门,并细腻地雕出门钉和金环铺首,上部作成破子棂门窗。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塔的基座由低扁的磐石与须弥座组成。磐石雕刻五代吴越宝塔中盛行的“九山八海”。须弥座之上雕仰莲。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193410月,梁思成、林徽因及助手刘致平应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之邀到杭州商讨六和塔重修计划。工作之余,三人还共同考察了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此时的梁思成,尚未发现五台山佛光寺,故对三塔逼真的仿木结构造型如痴如醉,详加观察、测绘,并推崇其为“晚唐五代至宋初南方以至全国此类石塔的经典之作”,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所遗存的仿木构塔式建筑中最精美、最真实、最典型的三座。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塔的六层以上均刻有菩萨造像及佛传故事,最上层刻有小佛龛。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两塔的第五层上各有一幅“行脚僧与供养人”雕像。其中赤足芒履、背负行笈、一手执拂尘一手执锡杖的行脚僧形象极为特殊。在行笈顶盖边沿,还垂有一个轻烟凫凫的小香炉。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东侧的石塔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石塔为浙江重点文保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东侧石塔的南侧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东侧石塔的东侧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两塔的第一层侧面,刻有引路菩萨。引路菩萨,即引导亡者往生净土的菩萨。宋代以后,引路菩萨渐演变成民间信仰,在丧事出殡行列中,常有书写‘往西方引路王菩萨’的挽旗,由人持在行列的前面,以导引亡者前往西方。除此之外,一层塔身还浅雕双手合十、形态优美的菩萨像。
   两塔的第二层四侧面满刻《无量寿如来往生根本十甘露陀罗尼》经。有点遗憾,由于年代已久远,字迹已漫漶不清。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两塔的三层四侧面雕饰的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武士”的组合,这种组合最早出现于唐中期。其中手持长钺的武士形象,更是在诸如“西湖南山造像”等有明确纪年的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中频繁出现,成为杭州地区五代佛教造像的一个显著标志。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网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四正面雕凿火焰形塔门,槏柱分成三间,当心间塔门下部四分之三为版门,隐出门钉,上部四分之一作成破子棂门窗,其中第三层南面当心间上部雕有花带匾,匾上刻有塔名。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两塔的第四层侧面,各有一幅“文殊菩萨骑狮”和“普贤菩萨骑象”雕像,均为御者侍立于坐骑一旁,前有善财童子前导。 四层的另两侧面雕饰的是一坐二立的三菩萨像。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文殊菩萨骑狮(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东侧的石塔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塔身八面,各面之间的塔身转角隐出圆形角柱。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东侧石塔的西侧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塔之基座由低扁的磐石(土衬)与须弥座组成。磐石浮雕刻“九山八海”,上为须弥座,束腰处阴刻经文,字迹已漫漶不清。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俺在石塔旁留个影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前的露台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灵隐寺可能是全国游客最多的寺庙了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单层三重檐悬山顶,顶覆蓝色琉璃瓦,甚是轩昂。正门上
“大雄宝殿”匾额,为沙孟海所书,二重檐下悬“妙庄严域”匾额,原匾为南宋理宗御题,现在则出自张宗祥之笔。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墙壁上的砖雕精美细腻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的隔扇门也非常高大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侧面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侧门的雕刻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大门楹联:“合三百六十古精庐,此云祖山应得殊胜,利益安乐;积无量千万诸善根,故名佛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由民国第一任杭县县长汪钦撰,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书法鉴藏大家胡宗成书写。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现在的大雄宝殿是1953年重修的,之前的大殿因为白蚁侵蚀早已倒塌。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进入大雄宝殿,正中莲花石座上趺坐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为国净饭王的儿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于公元前6-5世纪,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痛苦,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6年茹苦修行,35岁时在菩提迦叶的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被佛门弟子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的智者。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是1953年重修灵隐寺时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邓白教授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构思设计,华东分院雕塑系教师和东阳木雕厂民间艺人合作创作的。(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这尊佛像高19.6米,加上须弥座石基总高24.8米,用24块香樟木雕刻而成,全身贴金,共用了86两黄金,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香樟木雕坐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只见佛祖头部微微前倾,两眼凝视,右手微抬,仿佛正向朝拜者讲经说法。佛祖坐在莲花台上,莲花表示圣洁清芳,出淤泥而不染;佛螺旋状的头发为天蓝色,象征与天齐平;额眉间有白点,是佛祖三十二像之一“白毫相光”,表示吉祥如意;头部后面的镜称为摩尼镜,象征智慧和光明;佛顶上有一把撑开雨伞似的盖,叫天盖,由珠宝装饰而成,又称宝盖。(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殿内东西两侧站立的雕像,名为二十诸天,出自《金光明经》,他们本是古印度神话中罚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佛教采用其说,作为护持佛法的神。他们是掌管日、月、地、水、电、火、雨、风、富等天神。(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西边十尊是:阎罗天子、摩利支天、广吕天王、菩提树神、散脂大将、金刚密迹、持国天王、大辨才天、月宫天子和帝释尊天。(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他们个个手执法器和兵器都象征着神通广大,从其所穿戴的服饰上看,可以知道它是模仿我国封建王朝文武百官的服饰。(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东边十尊是:婆竭罗龙王、增长天王、坚牢地神、鬼子母神、韦驮尊天、摩醯首罗天、多阔天王、大功德天、日宫天子,大梵天王。(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在东侧的雕像中,有一尊携小孩的女神是鬼子母神,这个鬼子母神原是个专吃小孩的恶神,后得释迦牟尼感召而皈依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由恶神转化为专门保护儿童的善神。(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大殿后排列有十二尊趺坐像,是佛祖的十二个大弟子,民间称为“十二缘觉”,意为像佛那样圆满的觉悟者。据说现在佛经就是他们根据释迦牟尼在世时讲经说法和自己的见解整理而成。大雄宝殿有十二缘觉这样的布局,在全国寺院中是非常罕见的。(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大殿后壁,是一组大型雕塑,高20余米,雕塑材料全部用黏土塑成,不掺一点水泥。它以“童子拜观音”为主体,共有大小佛像150尊,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充分表现了佛教《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南游遍参五十三位名师而后才能正果的典故。就是所谓的“五十三参”。(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这组群雕布局分天、地、海三层。最上层那尊形容枯槁、庭骨鳞峭的雕像,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态。中层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是地藏菩萨,最下层中间这尊手执净水瓶的是家喻户晓的观音菩萨,他脚踩鳌鱼,独占鳌头。此鱼传说是海中之王,其眼一眨,都有可能引起山崩海啸,洪水地震,后被观音菩萨所驯服,所以也就成了观音菩萨的坐椅。观音菩萨右侧,有一尊双手合十,身穿红肚兜童子,他便是善财,左侧是龙女,民间所传说的“金童玉女”,指了他们这两位,他们是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侍。 这组涌壁群塑可以说是佛教艺术的上乘之作,充分体现了宗教艺术家们的神工技巧。(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整座佛像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为“海”,正中脚踏鳌鱼,手持净瓶的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又称“观自在”,据说世上众生遇到灾难只要念诵她的名字,她就会寻生来救,所以称“观世音”。唐代因避李世民讳,改称“观音”。观世音菩萨原为男性,因佛教传入中国,逐步融合进中国民族文化而渐渐演变,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塑造成女性像,迎合了善男信女的心理要求,使观音称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女菩萨。观音脚踏鳌鱼,传说鳌鱼一动,就会天翻地覆,所以观音将其镇住,是人间得以太平。(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中间坐在麒麟上的金身像地藏王菩萨,他曾是新罗国的王子金乔觉,削发为僧后到中国的九华山修行得道。地藏曾立下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意思就是直到地狱里没有一个“罪鬼”受苦,自己才愿意成佛。最上层的那尊瘦骨嶙峋的塑像是释迦牟尼成佛钱在雪山茹苦修行的形象,又称“恶佛像”。它吃的是白猿献的果,喝的是麋鹿献的奶。这就是和尚只能吃素,但可以喝牛奶的缘由。(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网络下载图片)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后门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后门也是“观音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塑像入口,有匾额“慈航普渡”,著名书法家郭仲选书。佛、菩萨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背面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北面是灵隐寺第三重殿,药师殿。
杭州灵隐寺(二)大雄宝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