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2018-10-13 08:57:16)
标签:

大报恩寺

莲池海会

南朝四百八十寺

伽蓝殿遗址

安徒生

分类: 有关南京

    东吴赤乌年间(247年),吴大帝孙权因西天竺沙门康僧会求得感应舍利,在长干里建造江南第一座寺庙建初寺及阿育王塔,长干里也因此崇称“佛陀里”。东晋孝武帝宁康(373-375年)中僧人慧达(刘萨诃)见长干里有佛光,在长干塔得三石碑,内有三舍利,又有一爪甲及一发,复于其地建寺,造三级塔,称其寺为长干寺。

    宋端拱元年(988年)可政大师从终南山紫阁寺背负玄奘顶骨回长干寺安奉。1942年日本人在三藏塔遗址发现玄奘地宫,出土玄奘顶骨,后分为11份,在世界各地供奉。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可政大师奏报长干里有异光,朝廷查后信其事,经宋真宗恩准,重修长干寺长干塔并瘗埋“佛顶真骨”。2008年在大报恩寺遗址发现宋代长干寺地宫,出土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佛脉延续千年,实乃殊胜之地。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莲池海会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莲池海会的场景就是西方极乐净土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半圆形的拱门里面是一个半球形的穹顶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半球形的壁上有许多佛教人物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莲池海会汇集了历代在南京开宗立派、译经传教的著名高僧和护法大德形象,正中央是西方阿弥陀佛。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左起:康僧会、法显、可政、慧达。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今山西省襄垣县)人。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以六十五岁高龄发迹长安,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梵文,抄录经典,历时多年,复泛海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经耶婆提今印度尼西亚而后返国。时年已八十岁,仍从事佛经翻译。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宋僧可政,金陵人,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在北宋太宗、真宗、仁宗年间。可政法师早年师从蒋山赞元禅师,曾游学关中,研习戒律。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于长安终南山紫阁寺传得玄奘顶骨,携归金陵天禧寺(旧长干寺);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募资修复杨州栖灵寺多宝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奏请恢复金陵长干寺,诏允重建,主办修建工程,祥符四年(1011年)塔成,御赐“圣感舍利宝塔”;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二月又建白塔遗址一带,瘗葬玄奘顶骨。可政获宋真宗赐“演化大师”号。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东晋高僧慧达大师,是大规模策划、兴建莫高窟的最重要人物之一慧达大师原名刘萨诃,西北匈奴稽胡族人。他到敦煌后曾预言:“此处将出现千座佛。”其中光他预言开凿的就有299窟之多。他备受家乡及河西走廊一带民众的崇拜,尊称他为“刘萨诃和尚”。稽胡人认为他是观音菩萨专为教化稽胡人而来的。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中间双手合十者为朱棣,他后面是明代高僧憨山。憨山15461623),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又称憨山大师,全椒古蔡浅人(今安徽和县绰庙先锋村)人。大师生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父彦高,母洪氏,生平爱奉观音大士。初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母接而抱之,遂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是年十月己亥十二日丙申己丑时生也。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左起:法眼宗文益禅师牛头宗法融禅师、朱元璋、朱棣、明代高僧憨山等。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继续往前走,天花板上是穹顶。四周有木雕画和大型壁画。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诸宗祖庭》浮雕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诸宗祖庭》,描绘了三论宗、天台 宗、牛头宗、法眼宗诸位祖师讲经说法场景。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赵朴初先生 曾经说过:中国成立后的大小乘各宗派无不与南京有关。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中外交流》浮雕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中外交流》,描绘了四个小故事--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司马达赴日传法,尼霍夫绘南京瓷塔以及利玛窦雪浪辩论。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康熙南巡图》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康熙南巡图》向我们展示了清代南京城南一片梵刹林立,市井繁华盛象。最上方的就是当年大报恩寺琉璃塔。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继续往前走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安徒生雕像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1839年安徒生就在《天国花园》中提到:“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在故事中,瓷塔就在南京的大报恩寺,是中国的标志性景观。出生于丹麦贫苦鞋匠家庭的安徒生,早年并未受过正规教育,一生也并未到过中国,他关于中国瓷塔的印象,可以说明,瓷塔作为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景物,在安徒生生活时代的欧洲是广为流传的。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佛教始于东吴,至六朝时建康城已超越北方的长安和洛阳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南京以弘扬佛教文化隆盛于中国的佐证,从东汉末年佛教东渐到清末杨仁山居士建立金陵刻经处,南京在中国佛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大报恩寺的历史从东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大报恩寺塔的前身则是阿育王塔。建初寺于东吴赤乌年间建成,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整个六朝时期,这里始终香火旺盛。西晋太康年间复建,名长干寺;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建圣感塔;元改慈恩旌忠教寺。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命工部于此重建大报恩寺。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一百四十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最后一次是1802年(清嘉庆七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后大报恩寺塔在与太平军斗争中被毁。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这是梁武帝问道达摩的场景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武帝与达摩祖师在普通元年,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泛海来华,九月廿一日到达南海,广州刺史萧昂迎礼,表奏京师,武帝遣使往迎。次年十月一日到达建康,武帝见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尊者答道:
“并无功德”武帝惊问道:“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武帝再问道:“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然浩荡,本无圣贤。”武帝与照明太子等都是持论二谛的;立真谛以明非有,立欲谛以明非无,所以尊者用“廓然无圣”一句回答武帝,武帝错会祖意,对于“廓然无圣”却作人我见解。连连碰壁,萧衍未免烦躁,舌锋一转,盯着达摩蓦然厉声抛出一句妙问:“在朕面前的到底是个什么人?”达摩答得更绝:“我也不认识。”武帝不省玄旨,不知落处,因他们彼此说话不投机,达摩尊者便离开江南,一苇度江之魏。这就是达摩一苇度江的故事。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伽蓝殿遗址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伽蓝殿融合了护法与报恩两大主题于一体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伽蓝殿原先正中供奉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多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称伽蓝三尊。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遗址两侧雕刻着伽蓝三尊与马皇后、碽妃二人的雕像。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大报恩寺的大殿为“碽妃殿”一说。大殿,俗称碽妃殿,永乐帝名义上是为了报答父皇朱元璋和马皇后之恩,但原大殿内还供奉生毌碽妃碑位,毎年由礼部按时祭祀,除此之外终年封闭,不许外人进入。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伽蓝三尊不仅护持佛陀,也护持着朱棣的生母。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殿内两侧除了雕像以外,还分别刻有《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和《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经句。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尔时佛告五百长者。善哉善哉。汝等闻于赞叹大乘。心生退转发起妙义。利益安乐未来世中。不知恩德一切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之处。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南京大报恩寺(五)莲池海会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护安隐处。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诸比丘有二子。所生子所养子。是谓比丘有二子。是故诸比丘。当学所生子。口出法味。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