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阅读(穆忠良):此程游学我取到了人生的真经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心心念念的秋季游学活动终于到来,11月8日一大早,我和爱人带着孩子冒着淅淅沥沥的冬雨驱车赶往书院,与参加“踏访中国运河之都”主题游学活动的老师们会合。早晨7点钟,5辆大巴车载着266名师生和家长,前往历史文化名城——淮安。
我们书院人在哪里,书院就在哪里,修身的道场就在哪里!在大巴车上,我们一起恭诵《道德经》,同唱爱国歌曲,连接圣贤和祖国的能量,让奔驰的大巴成为流动的道场。3个小时的车程,在不知不觉间飞逝而过,大家带着满满的能量和法喜充满的心,开启了两天的增能长慧之旅。
先生说“游学,就是把书院位移到一个新的环境,在名山大川中澡雪精神,在名胜古迹中涵养情怀,通过与天地和圣贤的能量连接,实现增能长慧目的。”在两天的游学中,先生不辞辛苦,举行了两场讲学。第一天,在吴承恩故居前,在蒙蒙细雨中,为师生做了“考生命大学,取人生真经”主题分享;第二天,在周总理纪念馆,在冬日暖阳里,进行了“读书做圣贤,立志报家国”主题分享。下面,我结合先生的一场讲学,分享四点感悟。
关于人生,在世俗中,通常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的过程。而先生教导我们“人生有终点,而生命没有结束。人生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并非生命的全部。”《问道心得》说“人类的注册地在宇宙,地球只是一所生命大学。我们拿到了毕业证书,还要回归自己美丽的故乡。除非灵魂比来的时候降级了,那就会痛苦地坠落到低维世界中。”因此要想拿到毕业证书,回归美丽的故乡,就必须走好人生之路,就必须取得人生的真经。
一要珍惜明师之缘。先生在分享中讲了一个“黑龙马”的故事。白龙马追随唐僧取经之后,“黑龙马”在家里每天被蒙着眼,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转圈拉磨。当看到白龙马修成之后,就抱怨命运的不公。而白龙马说“你每天被蒙上眼睛,转圈拉磨,虽很辛苦,但你没有方向,更没有明师的引领,又如何能成功呢?”从这个故事中我认识到,我就是那匹幸运的白龙马。我为何如此的幸运?因为我走进了彭城书院,因为我结缘了汉风先生!从此我走上了奔赴光明的大道,明白了人生的真相,确定了一世解脱到永远的目标!
先生说“人的性命是父母给的,而慧命的开启,则需要缘遇明师开启。”既然是缘遇,就需要有足够的缘分和福报。缘分不到,您遇不到;福报不够,遇到了也会失去。鲁迅先生因缘遇明师寿镜吾先生,而开启了慧命,成为了民族的脊梁!此生幸运,我们能缘遇明师汉风先生,能追随先生修身证道,这是我们每一个书院人的福报和缘分!因此,千万不可心猿意马、懈怠掉队!必须要倍加珍惜,倍加感恩!
二要懂得真经之要。先生说“何为经?经,是古今中外,所有书籍之中智慧最高、能量最大的书。只有经典才能世代流传。”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因为经典文脉才能赓续,发展才有正确的方向!具体到个人也如此,一个人如果没有取得人生的真经就不知道人生的本质是什么。先生说“人生的本质是能量。”所以没有智慧,遇事你就看不透。能量不够,遇事你就过不去。取不到真经就找不到人生的正确方向。先生说“方向一错,满盘皆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先生的赋能让我明白了:要走好人生路,就要了悟生命的本质,校准人生正确方向,走上修身证道之路,明白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实现这一切的人生真经就是“心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
三要修成恒定之心。《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记得先生讲过“所谓修身、修行、修佛、修道,其本质都是修心。”而先生赋予我们的人生真经就是“心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可见,修心之重要!吴承恩撰写的《西游记》,所塑造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形象,本质上就是一个人,就是人心的不同状态。唐僧代表着我们如如不动、恒定的本心,孙悟空代表着我们那颗易动的心,猪八戒代表着我们的欲心,沙僧代表着我们的痴心,白龙马代表着我们的定力之心。
心是一切的根源,所以西行之路上所有的妖魔鬼怪,其实都是易动的心、欲心、痴心所生发的,而要降服这些心,就要回归唐僧恒定的本心。比如,孙悟空那颗易动的心,就需要拥有恒定之心的唐僧,用紧箍咒来约束。先生说,“紧箍咒”并非用来“惩戒”,而是用来“净化”;不是为了“压制”,而是为了“引导”。这是一种“以痛入道”的方式,让孙悟空在每一次痛苦中,重新审视自己那颗躁动的心。
孙悟空那颗易动的心,需要用紧箍咒来净化和引导,而我们易动的心、欲心、痴心升起时,最好的办法是读经典,因为读经典能够让心静定下来,并且每读一遍经典,都是与先贤智慧的对接,能量便会在心中多增一分、沉淀一分,从而我们才有能量、有智慧来镇伏心中躁动的魔心。
先生问大家,我们的心在哪里?一个稚嫩的声音说“我们的心无处不在!”先生欣慰的说“她是咱们书院立志班的小弟子郭若萱,为她鼓掌!”先生接着说“一个人心的能量决定了他的生命状态!如果一个人的心能量大,就能控制自己的心,就可以做到心能转境;而心的能量低,就会心随境转。如果心是光光明明、无私无染的,那就是圣贤佛菩萨;如果心里装满着自己,那就是凡夫俗子;如果心里装满欲望,那就是妖魔鬼怪。”
一部《西游记》,讲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修炼的过程。同理,对于还没有开悟的人来说,唐僧师徒的心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那么,又该如何修炼内心呢?“爱是一切的答案!”这里讲的爱,不是世俗的小情小爱,而是没有分别的爱。就如《道德经》所讲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无弃人,无弃物。”先说何为无分别的爱?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反躬自省,这三句话我做的如何呢?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差距也正常,重要的是要以此为方向、为标准,去缩短这个差距。差距越小无差别的爱就越大,能量也就越大。
四要持续勤行之力。有了明师指路、懂得修身之要、掌握修身之法,这是闻道的阶段,属于“知不知”的层面。而要修得正果,就必须主动的“病病”。这也是先生常常告诫我们的“知而不行等于零,学而不用等于空。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到做到的距离。”唐僧师徒用十几年的时间,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方取得真经,修得正果。读经典故事,悟自己的人生。《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西游记》的故事告诉我们,修身证道、生命成长等不来、靠不来、求不来,我们只有一条路,就是修道无止境,唯有向内求,自修自证!
我们该如何勤行?幸运的是,我们有汉风先生的智慧引领,保证我们的修身的正确方向;我们有彭城书院这个道场,可以在这里与同道中人携手同行;我们有“六实”活动,可以在红尘俗世的浸染中淬炼道心;我们有先生策划的各项活动,可以让我们历事炼心、增能长慧!因此,我们在先生的引领下,只有保持精进,深挖一口井,勤而行之;只有融入书院,把书院置于自己最重要的位置;只有老实、听话、实干,把生命融入到“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伟大事业中,我们才会打败一切妖魔鬼怪,修成一颗恒定的道心,完成活好与走好的终极使命,一世解脱到永远!
此次游学,游学组委会安排我和党燕、李艳秋、刘慧丽、肖淑玲、李文娇老师,为一车的家人们服务。感恩先生、师母和于慧、滕丽娟、党燕等大德老师的慈悲护佑;感恩游学组委会老师们的周到安排;感恩五位组长的无私付出;感恩家人们的大爱包容;感恩司机师傅和导游的优质服务;感恩所有人为游学圆满的默默奉爱;感恩组委会给予我为大家服务的宝贵机会,感恩您们让我收获了服务的幸福与快乐!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题图说明:本文作者(右一)与爱人高建平老师(左一),和师母刘思苇老师在吴承恩故居留影。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1组成员、志愿者协会会长、2024级国学班弟子、书院骨干义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