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磅阅读(季书英):这是爱的汇聚与能量的流淌

(2025-11-12 07:21:42)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院通知
重磅阅读(季书英):这是爱的汇聚与能量的流淌

2025年11月89日两天,彭城书院举行“踏访运河之都国学之旅”,我有幸被委认为3车车长这不是我第一次当车长,却是我作为车长体验最为放松,最为舒心,最为感动,最被滋养的一次。感恩3车所有的家人们,是你们给我了太多的感动。

游学的前一天上午,知道自己是本次游学3车的车长,打开名单一看,第一反应有点儿发懵一车人,大多数都比较陌生。稳住心神,再细看,惊喜地看到靳松老师刘培老师的名字,内心立马有了底。游学说明会现场,见到了靳松老师,请求他游学期间多费心,帮助我一起服务好3车的家人们。靳松老师很爽快地说没有问题”。这一次虽然没有安排他车长组长,但是他服务的心是一样的,并且说这一车大多是2025级国学班弟子,他都比较熟悉。这下,我心里就更踏实了,因为我知道,最近这两年国学班的弟子素质高、能量大、状态好。

8号清晨,小雨淅沥。我到老街坊门口的时候是6:40多一点儿找到我们的车,发现车前已经站着一位家长和孩子他们打着伞举着车牌,笑容可掬地迎接家人了。一股感恩欢喜之情悠然而生,感恩这举车牌的娘俩,后来我才知道是吴琼老师和他的儿子蔡昱辰。感恩周到细心的徐凤梅老师,不仅帮我领了车牌,还找到对应的车,交给我们车早到的家人。我放好行李,拿出“彭城书院3号车”的红色标识,轻声喊了一声“帮忙贴一下”,话音没落,已经被人轻轻地接走了,默契自然如一家人。

我抱起一摞围巾送给4车的徐凤梅老师,拿来我们车的义工马甲。回到车上,坐在我对面的张英华老师知道红马甲是给组长车长的,自然地接过马甲就分给五位组长因为只有五个,我这个车长就不穿了,我相信大家能认得我。随后清点人数,3车所有人员在预定时间7:00整到齐,准点出发。

车子开动后,分发围巾,不用招呼,几位家人主动帮忙,发到最后,发现少了好几条。我意识到应该是自己把3车的围巾送到4车徐老师那里了,赶紧给大家道歉,请大家耐心等待,等到目的地后去四车拿来再发。让我感动的事情发生了,几位组长不约而同地拿出了自己的围巾分了下去,说等有了再领。到了目的地,我找到徐老师,拿来了3条,还是不够。碰到了刘老师,询问后知道他那里也没有多余的围巾了。知道情况后几位组长居然说,没有关系的,我们有红马甲就是标识了,不围围巾也是咱书院人,语气轻松柔和,似乎一切的发生都是正常的。

游学的第一站,淮安府署。集合时,我随口说了一句这车小孩子多,要是有个大孩子帮忙举车牌就好了。身边的四组组长赵黎老师马上说,“蔡东方可以”。于是,从淮安府署到吴承恩故居,从周恩来纪念馆到中国漕运博物馆。东方就成了我们车最尽心尽职的行程引领者,赵老师就成了3车最好的守护人。东方紧跟导游左右,赵老师随时喊着“3车的跟上了”,就成了这两天最美的风景最温馨的场景。

乐途分享时,赵老师说,“感恩车长季老师给东方这个服务的机会,让我们这一程收获很多,收获了一车人满满的爱。咱们3号车是个有爱的大家庭,吴承恩故居前听先生赋能时,我们车的家人们,静静地听讲,默默地互相关照有人给东方打伞有人给我一件雨衣有人捡起地上的衣服擦去泥水给身边的人穿好有人给孩子抹去头上水珠有人帮孩子戴上帽子……感恩3号车所有的家人,感恩车长和各位组长,感恩司机张师傅耐心细致的默默服务。”蔡东方和赵黎老师,就是多年跟随书院修身求学的大小弟子代表之一,处处都展现出谦下柔和,内心充满感恩,随时想着为大家服务。特别是东方在每一次先生赋能时,那种专注认真,不自觉地一点点靠近先生的样子,真的很人。

二组组长刘培老师在乐途分享中说,“先生在吴承恩故居前的分享,让自己知道《西游记》的价值和意义猪八戒代表贪欲,由此觉知到,自己吃饭有时吃饱了还忍不住再吃一些,总觉得衣柜里总缺少一件衣服,这都是贪欲,以后要随时觉知。周恩来纪念馆的分享,让我知道要无我利他,人无志不立。我回到单位也要让孩子们想想自己的志向,我会把在书院学到的无我利他等理念传给学校的孩子,用在书院获得的智慧去影响更多的孩子。”这就是美丽大爱优秀的刘培老师,在书院精进抱一,汲取智慧,成为爱,传播爱,让传统文化,中华经典在更多的孩子心里扎根。

坐在我对面张英华老师,质朴温厚,讷言敏行,无论是收发证件,分发耳机,只要有事儿,都是亲切自然来帮忙,无需招呼无需客套,一如自家姐妹。她分享说,自己家孩子六岁,通过李文献老师介绍进入书院,感觉真是太晚了。特别是在先生现场讲学时,她发现自己孩子跟进入书院时间长的孩子相比,真的是不一样。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书院的游学,感觉都是爱的流动,一直被爱包围着。她自己第一次听先生讲课就觉得很有道理,虽然她在书院只听了先生的五次课程,但是对她的生命影响很大。孩子虽然才跟着启蒙班读了半学期的经典,但是进步很大。她自己每天陪着孩子读《孝经》,自己也每天都读,感觉读经典真好。分享中张老师情绪有些激动,甚至几度哽咽。我知道,先生的智慧大爱又唤醒了一个生命,又在一个孩子的生命中种下圣贤经典的种子,又会有一个家庭因为彭城书院而更加幸福和谐。

游学途中,我们车上唯一一位超过70岁的朱孝芳老人,一直都是那么地慈祥地笑容满面,每一次相遇都会说一句“你费心了,每一次集合都会很准时到位,每一次到景点都会手握身份证,生怕给别人添一点儿麻烦。这就是她们这一辈的纯朴、厚道、谦下谨慎的品质,随时随处与人为善,让人倍感温暖与感动。

高大帅气且温润如玉的靳松老师就像我们这一车的定海神针守护神。从一上车准备餐前感恩词、正能量歌曲、经典电子版发到群内,到归来的车上提醒我注意事项。在车上我在最前排他在最后排,在游学途中,我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在队伍的最后。无需语言,只要对视一下,就能感到一车人都在一个无形的能量场的包围守护之下。

还有美丽亲切的一组组长张晓会老师厚德知性的五组组长陈菁老师默默奉献做事的三组组长孙皊老师,他们在整个行程都是默默关注着本组成员,无需提醒就会在每次集合和主动联系不在视线之内的成员。乐途分享时,都是感恩、感谢、感动,满满都是爱的流淌,都是能量的汇聚。

游学回来已经两天,但是那股能量一直充盈着我的身心。这股能量,让我觉得夫君偶尔的小情绪都是他对我包容照顾的另一种形式的表现,让我面对孩子写作业时的小动作和偶尔的浮躁情绪都能平静以待。以一颗如如不动的心,去平复周围的躁动,一切都会自然地回复和谐状态。

我在想,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能让一场旅程如此美妙?是先生那一颗慈悲大爱的心,感召越来越多高能大德同频的人士汇聚到书院!是先生这十九年来完全地奉献自己、不遗余力地打造的彭城书院这个道场,默默培育滋养了一大批书院人成为道、成为光、成为无限的创造,成为无限的爱并传播着爱。书院人到哪里,哪里就是道场,哪里就是爱的流淌,就是能量的汇聚。

感恩先生!感恩彭城书院!感恩所有付出的人!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2组成员、2017级国学弟子、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启蒙班主班老师 季书英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11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