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关于家风的国学课让大家受益匪浅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当深秋的风掠过彭城的树梢,带着几分清冽与沉静;当彭城书院的大门缓缓开启,迎接着怀揣热忱的向学之人。10月26日,书院周日国学班准时而至,以经典为灯,以文化为舟,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开启又一段启迪心智、涵养心性的国学之旅。
“早上好!”清晨七点半的书院,暖意先于晨光漫溢。义工老师们身着亮眼红马甲,身姿恭谨,向每一位踏入院门的弟子深深鞠躬问好;弟子们亦躬身回礼,一声应答清脆而真诚。在这份庄重的互敬中,大家有序签到,循着淡淡的墨香,缓步走入明伦堂,开启新一日的求学时光。
八点整,主持人李涛老师起身引领,全场齐声诵读《道德经》。抑扬顿挫的声浪在明伦堂内回荡,经典的智慧字句如春日甘霖,浸润着在场每一个人,一股由内而外的能量随之涌动,悄然包裹住彼此。八点半一到,众人有序移步室外。伴着悠扬典雅的圣贤音乐,侯老师率先示范,大家随之舒展肢体,一招一式间,拳操舞的柔美与力量缓缓流淌,将清晨的活力尽数唤醒。
九点,清华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胡可涛先生,应邀在书院明伦堂举行中国传统家风主题讲座。胡教授的授课本就是众人早早盼着的,此刻他一开口,所有人都不自觉挺直了腰背,目光专注,连呼吸都放轻了些,静静聆听着每一句讲解,生怕错过半点精彩。胡教授的两小时授课,自始至终站得笔直,未曾片刻停歇,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他一心想把更多知识传递给大家,每一句话、每一个知识点,都饱含着对学子的热忱与负责。此刻,让我们一同回溯胡教授的授课内容。循着那些深刻的见解与鲜活的阐释,再次从经典智慧中汲取力量,在温故知新里增能长慧。
壹、古人为什么重视家风?
一、 经济原因:小农经济的自然性决定了传统家庭的“安土重迁”。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以土地私有或租佃为基础,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目标,结合少量商品交换的农业生产模式。强调“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具有分散性:生产单位小,土地规模有限(通常为几亩至几十亩)。封闭性:以家庭消费为主,剩余产品少量进入市场。脆弱性:抗风险能力弱,易受天灾、赋税、土地兼并冲击。稳定性:依赖传统经验与技术,生产力长期停滞。
二、 政治原因:家天下——家国同构。“家天下”指帝王将天下视为自家私产,通过血缘世袭的方式传承王位或帝位,把国家统治权变成家族内部的继承制度,核心是“以家治天下”。由此再追溯到三纲五常: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三、 社会原因:家庭,由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我们古代讲五伦,又称人抡,是人与人之间基本的道德关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常”即调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仁、义、礼、智、信。具体说来,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四、文化原因:孝与教的内在联系。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根本与基点。儒家不仅将“孝”视为“天之经”、“地之义”,亦以“孝”为“为仁之本”,“百善”的起点。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
贰、《传家宝》的作者其人及其书
《传家宝》的作者是清代的石成金。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扬州人,生于清代顺治十六年,卒于乾隆初年。他出身望族,天资聪颖,既有读书科考、出仕为官的经历,又与僧道交游,谙熟儒、释、道,一生笔耕不辍,著有大量通俗著作。
《传家宝》是一部教人如何处世、生活的著作。全书分为四集,每集八卷,共计三十二卷。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从修身齐家到待人处世,从读书到娱乐,从生儿育女、怡神养性的奇方妙法,到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诀窍等诸多方面,是一部家常日用的生活百科全书。在语言上,该书大多采用明白通晓的文字,做到了“言言通俗,事事得情”,使各个社会阶层、各行各业的人都读得懂、喜欢读。
第一集以人伦和睦为主;第二集以人事通达、成家立业为主;第三集以行善戒恶、自求多福为主;第四集以追求人生快乐为主。
叁、《传家宝》一书丰富的家学思想
一、首重人伦敦孝道。天地间的事,惟以人伦为重。这人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夫妇、朋友。首先,行孝应安父母心: 听从父母教训,顺其心意,尊重他们。其次要尽力赡养父母,石成金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二、和妻教子睦友邻。石成金认为“夫妇者,人伦之本,风化之原”, 主张夫妻和乐,希望“彼此亲爱,恭敬如宾。贫富也要相安,贵贱也要相守”。其次,要践行教子之道,子孙贤,则家道昌盛;子孙不贤,则家道消败。这子孙关系甚是重大。然后还得睦友邻,石成金非常重视处理与亲戚、朋友、邻里、本家宗族人员之间的关系。
三、 勤俭持家乃至宝。书中勤俭持家的核心理念是“勤为开源之本,俭为节流之方”,主张通过勤劳创造财富,以节俭积累家业,二者结合方能守住并壮大家庭根基。具体理念体现在两点:对“勤”的要求:不仅强调身体力行的劳作,更提倡“勤于谋划”,如合理规划农事、经营生计,反对好逸恶劳。对“俭”的倡导:主张“俭而不吝”,即节俭需有度,反对铺张浪费,但也不赞成过度吝啬影响基本生活与人际往来,追求实用与适度的平衡。
四、诗书传家门毓秀。石成金在教育子孙立身安命
五、 积善成德家运昌。行善戒恶,自求多福。《传家宝》认为一个人积善成德,不仅可以消灾免劫,而且可以积福、积寿、积子孙甚至积科第。石成金还鼓励家人关心公益事业,仗义疏财,他要求家人将为他办丧礼节省下来的钱来救济穷人,广做善事。
肆、《传家宝》家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家文化的被冲击。家文化被冲击的核心是传统家庭结构与价值观的稳定性被打破,传统“聚族而居、男主外女主内、代际传承”的模式,正与现代社会的多元生活方式、个体意识产生碰撞。
二、失去存在家园的现代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都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对我们传统家庭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三、重塑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现代家庭过度关注物质和成绩,忽视品德培养。《传家宝》提醒我们:家风的核心应是人格塑造(如责任感、同理心),而非功利目标。
四、勤俭与可持续生活
五、学习内容的更新。
六、孝道的现代转化
七、家族文化的传承。现代家庭结构松散,但通过家训、家族故事等方式传承价值观,能增强家庭成员归属感与文化认同。
胡教授的“家风”国学课堪称一场文化盛宴!他摒弃晦涩的理论,用鲜活的案例和亲切的表达,带我们领略家风的传承价值,所有人都在这堂课中汲取了成长养分。特此向胡教授表达由衷的感谢!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