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能量才能解决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本周六,我参加了书院第74期国学启蒙班的开学第一课。这一课是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为大家带来《<</font>论语>中的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的专题讲座。讲座正式开始前,先生说到,在现如今内卷的潮流下,怎样才能不被卷?如果我们像鸡毛一样,一阵风就能把它卷起来。如果是苏宁大厦,即使刮12级台风,大厦仍就岿然不动,为什么?归根结底是能量,我们只有修身修德,提升能量,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才不被世俗的潮流卷着走。
先生提到,有的孩子爱学习,有的孩子不爱学习,但不爱学习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就像有的人爱吃辣,有的人不爱吃辣,你能说不爱吃辣的人是个坏人吗?每个人都有其喜好,不爱学习的孩子,他可能爱烹饪、爱机械、爱书法、爱运动……每个喜好都没有错,我们要因材施教地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因为他不爱学习就去打击、批评、压制孩子。先生的这些话在如今考试独尊、分数至上的时代,真的如洪钟大吕,震撼灵魂!
先生说,不论孩子喜好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三点:第一,品德建设,道德品质才是我们做人处事最重要的底气;第二,习惯养成,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还要保持良好心态;第三,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天赋并助力他发挥自己的天赋,利益社会。对于天赋不在学习上的孩子,不要对考分要求太多,要认真学习作为品质来对待。
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自己被卷了,不要埋怨,因为越怨越苦。我们要意识到自己被卷是因为能量与智慧不够,能量高的人,不会被卷。那么,能量从哪里来?能量从行善积德中来。彭城书院是圣贤的道场,做的是圣贤教育,弘扬的是圣贤文化。生命有三层楼,身体、心体、道体。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活好与走好,怎么样才能活好和走好?归根结底是修身、修心。
圣人是什么人?先生说,繁体的“圣”是上下结构,上左一个“耳”,表示闻道,通达天地的正理;上右一个“口”表示宣扬大道,教化大众。下边的“王”代表其智慧贯通天、地、人,德行遍处施行。圣人思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圣人”指知行完备的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孔子是看作“大成至圣先师”,他的教育思想弥足珍贵。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不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更蕴含了深刻的教育哲学与人生智慧。
孔子的教育理念跨越时空,对于当代家庭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体系的构建,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先生从《论语》中提炼出十条教育智慧:第一,修德为本,本立道生;第二,言传身教,正己化人;第三,志存高远,成圣成贤;第四,学而时习,知行合一;第五,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第六,因材施教,尊重差异;第七,寓教于乐,举一反三;第八,意志笃定,坚忍不拔;第九,学思并重,温故知新;第十,诗礼并行,六艺全能。
因为周六早晨,孩子突发高烧,早晨7点钟,我给主班老师和家长学堂的负责老师请假。所以,在断断续续地把音频听完后,开始写下本篇感悟。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真的很迷茫,不知如何是好。孩子做个作业磨磨蹭蹭的,总是喊着“妈妈妈妈,快来帮帮我……”都能把我气死,我认为是他的心力不足,但怎样改变,如何改变呢?过去我很迷茫。但现在我知道了,从我这个当妈妈的开始,我要反躬自省,要积善修德,为孩子做榜样,多和孩子一同进入书院,多多浸泡在书院这个圣贤的道场中,抱持一经一事,抱一精进,知行合一,涵养自身和孩子以及整个家庭的生命能量。
先生说:“我好了,孩子也一定会好,周围的一切也一定会好起来。对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人事物,要百分之百的接受,百分之百的感恩,百分之百的祝福。”我将尽心尽力把先生的教诲落到实处!感恩先生师母,感恩书院!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伟大的祖国、敬爱的党,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第94期童蒙养正2-2班小弟子王昱楷家长、2023级国学班弟子、家长学堂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