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家长学堂太赞了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活动 |
一场秋雨一场凉,白露过后,秋意渐浓。2025年9月13日,彭城书院第74期启蒙班家长学堂第二课如期举行。上午8:00,百余位家长齐聚书院,共赴一场名为《家和万事兴》的专题分享会。
课堂伊始,书院院长、国家优秀社科专家汉风先生从“家和万事兴揭示了怎么样的人生真谛”切入:家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学业有成的动力,是婚姻美满的助力,是事业兴旺的基础,是职位升迁的基石,是生命圆满的后盾。人是关系的产物,人无法离开关系而独立存在,人生的幸福与否取决于其处理关系的能力。先生再次提出一个问题--“你渴望一个什么样的家?”毫无疑问,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爱,有快乐,有幸福感,有希望和未来才是幸福美满的家。
夫妻关系是有规可循的:智慧决定情感的质量,情感决定关系的质量;关系决定婚姻的质量;婚姻决定家庭的质量;家庭决定孩子的质量;孩子决定家庭的未来。夫妻不和的表象是:夫妻双方对彼此不信任、不包容、不妥协、不示弱、不改变,相互猜忌、互相抱怨、互相指责、互相伤害等等。夫妻不和谐的根源在于:结婚草率冲动,彼此无法兼容;双方都未长大,原生家庭影响;不愿学习改变,拒绝进步成长以及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如何和谐夫妻关系呢?要爱他(她)更要懂他(她)。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需要成就感。先生给出夫妻和谐的两个小妙招:妻子把自己的感受和要求温柔而明确的告诉对方;而丈夫对妻子要多一些理解包容、多创造一些小浪漫。要坚信“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各相责,天昏地暗;各自责,天清地宁。夫妻相处要各归其位,各行其是,各负其责,互相支撑,彼此成就。丈夫对妻子有多好,家庭就会有多幸福。妻子对丈夫多温柔,家庭就会有多温暖。越是深爱,越要忍耐。
如何化解情绪的压力?先生建议大家想一想:是事情招惹了你,还是你制造了事情?事情本无意义,所有意义都是人加上去的。事情从不给人压力,也不是产生情绪的根源,压力都是来自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和反应。要有把“事故”变成“故事”的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要想彼此靠近、互相温暖,我们必须拔掉自己一侧的“刺”。问题是该谁先“拔刺”?你愿意主动“拔刺”吗?谁更有智慧、更勇敢、更懂爱、更对婚姻和家庭负责,谁就先“拔”自己的“刺”。
老子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在家庭中,我们要行不言之教。活出幸福给孩子看,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做出榜样给孩子看,是对孩子最好的示范;营造好坏境来浸润孩子,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以前大家可能认为:只要孩子改好了,我自己和我们的家就好了。但现在一定要相信:只有我自己先改好了,孩子和我们的家自然就好了!自变皆变,修好了我自己,就好了全世界。
先生强调:一个人不愿为自己改变是因为痛不够;不愿为别人改变是因为爱不够;改变却没结果是因为坚持不够。一切都是为了爱,我们不是没有爱,而是因为不会爱。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若不相欠,怎会相见?若不想爱,怎会相害?迷者相害,觉者相爱!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先生给出家庭和谐的终极密码:修身证道、同频共振。《道德经》有述: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先生进而给出了家庭同频共振的具体方法:第一,建家庭群,在群里交流互动、发正能量的文字、图片、链接、视频等;第二,坚持写、发成长日志,每天发在群里,有制约机制;第三,定期开家庭会议,上周总结,下周计划,共读经典;第四,夫妻多带家人孩子参加正能量的群体活动,比如学习传统文化、家庭读书会、徒步、旅游、听好的课程、看好的电影和演出、参加慈善活动等等;第五,坚持学习、坚持读经、坚持成长。
感恩先生为大家带来这一堂充满着爱与智慧的课程,相信大家定会将课程的内容铭记于心,并在生活中时刻践行。感恩先生,感恩书院,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伟大的祖国、敬爱的党,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