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在这里接受的是圣贤的教育

(2025-09-15 18:37:45)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孩子在这里接受的是圣贤的教育

96日,星期六六,是书院启蒙班开学的日子,这一天家长学堂也迎来了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的开学第一课——“《论语》中的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

首先,先生从前一天接待的一对远道而来的母子说起这个孩子有强烈的厌学情绪,而家长无所适从。先生说,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不愿上学的想法,因为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厌学的。孩子厌学,这是由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观念与言行偏离了教育的正道。先生认为,既然孩子厌学就不要再威逼孩子上学,因为继续威逼就会出大问题。先生建议孩子做好如下三件事:一是品德建设这是头等大事二是习惯养成,包括按时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心态,身心健康是一切的基础三是找到自己的天赋,并发挥自己的天赋利益他人和社会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首要在于德才兼备,与学历没有直接关系。

先生讲到不能用学习成绩来定义孩子的好坏。学历只是敲门砖,学习成绩不是衡量孩子优劣唯一标准,更不能决定他的将来和人生。学习的过程重点是培养孩子的品质,而不是追求成绩。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遵循30%定律,按照规律来说,只有10%-30%的孩子热爱学习有些孩子是不热爱学习的,这是规律。不热爱学习,并不代表这个孩子不是好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肯定有他自己热爱的事情。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帮助孩子找到他的天赋。

而后,先生说,生命的本质是能量,世界的规律是能量低的永远追随能量高的,所有的资源总是汇聚到高能量的地方。但世俗的教育是知识的教育,只能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无法解决精神素养、智慧、能量、功德等层面的问题,所以,如何提高能量才是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我们的生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有形的肉体二是无形的能量。整个宇宙,有形的只占不到5%,无形的占95%以上。只有在95%的“无”上下功夫才能解决生命的本质问题。

我们看不到的并不不是不存在先生讲到,93日阅兵式上的有辆车号为1945”的“空车”,那不是空车,是英烈车,是先烈的英灵在见证今日的中国,见证强盛的中国,也是我们对先烈穿越时空的致敬。我们在书院每次的鞠躬礼,是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向历代圣贤祖先父母及师长,向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行礼,每一次鞠躬都是在链接祖先和祖国的能量。传统的清明祭祀仪式,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接通祖先的能量。这些都是看不到的”,但是它存在啊

书院是圣贤的道场,一直在弘扬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孩子在这里接受的是圣贤的教育,这是人类最高的教育,直通生命的本源。书院公益办学,虽不收费用,但门槛很高,门槛是什么呢?是大家的福报。祝福我们有福报的孩子们在书院读圣贤经典,做谦谦少年,祝福有福报的家长们,在这里汲取圣贤能量,一起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最后,先生将从《论语》中提炼出来的圣人教育的思想与方法分享给大家: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即指一个人的德性修养。先生曾讲,人生活好与走好的最根本的途径是重积德”。《道德经》中讲到,“重积德则无不克”。所以,我们要以修德为本,本立而道生,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重视品德的培养,这将为孩子的人生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深刻阐述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先生常叮嘱家长们身教胜于言教,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作为家长,必须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身的行为来影响和带动孩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学,然后习,去力行,去实践,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喜悦否则就像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只是把知识转移到大脑里了,而没有转化为我们的能量。知而不行等于零,学而不习等于空。唯有践行才能收获真知,唯有担当才能更快的成长。

“子曰,子曰,子在川上曰……”,耳畔似乎响起了那首《子曰》的旋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又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学过了还需多理解,中华好传统,要靠自己学,仁义礼智信,忠孝勇恭廉……”

感恩先生,感恩书院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94童蒙养正2-2小弟子王誉贺家长2025级国学班弟子、国学启蒙班助教 李姣邮箱收稿日期:20259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