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老子的足迹(三):探访偃师玄奘故里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历情怀 |
“追寻老子足迹国学之旅活动”第三天。8月26日上午10时,彭城书院师生150余人乘大巴车来到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陈河村的玄奘故里,通过实地探访、沉浸式体验,近距离感受唐代高僧玄奘的传奇一生与文化贡献。玄奘大师是把老子《道德经》翻译成外国文字的历史第一人,他让《道德经》的智慧走出华夏,照耀世界。
玄奘故里北依景山,南望嵩岳,东南为轘辕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京畿辅之地。上午十时,惠风和畅、天气凉爽,书院大小弟子带着无限崇敬之心走进玄奘大师的故里。景区讲解员为大家讲解了玄奘大师的生命故事,然后书院师生齐聚于慈恩堂后的玄奘大师塑像前,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祭祀活动。这是一个阒寂无人的院落,然而因为书院人的到来气氛顷刻便热烈起来。先生带着书院弟子们先向大师塑像行三鞠躬礼,然后敬香、奉水、献花。仪式结束之后,在现场为大家做了此程游学的第二场主题分享《抱一精进》。
先生讲玄奘大师的一生和贡献,堪称“完人”。作为出家的佛教徒,玄奘大师不仅舍身求法,生死置之度外,而且恪守戒律,物我如一,终生不逾其道。从做学问的角度看,玄奘大师译经传法,培养后学,始终如一,成果辉煌。被大唐帝国视为“国士”后,玄奘大师建言献策,促进中西交往,倡导西域和平,宣传“仁义之风”。在玄奘大师短短的一生中,每时每刻都没有忘记自己出家时的誓言,也每时每刻都在践行自己的誓言,孜孜矻矻,身体力行,其道德人品被全社会奉为楷模。玄奘大师去世后,长安市民倾城相送,说明他的精神和普通民众的关系融为一体,被老百姓所认可,所敬仰。
先生在主题分享中讲到玄奘精神就是抱一精进的精神,就是为了众生得到解脱而奉献出自己一切的精神。玄奘精神超越了生命的形态,超越了国家和种族,超越了不同的信仰,也超越了古今的时空范围,升华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理念。所以,玄奘大师为世人留下的不仅是1335卷煌煌巨著,还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玄奘精神对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来说都是值得尊敬并大力倡导的,得到了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尽管一千多年过去了,玄奘大师仍被奉为全世界的文化伟人,这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分享最后汉风先生请全体师生双手合十、微闭双眼,感受玄奘大师的道德与智慧之光。书院人一定会以玄奘大师为榜样,抱一精进,薪火传承,把“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公益事业进行到底。师生们深受现场能量的加持,有些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