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肖淑玲老师文章:我在书院修身三年的心路历程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2022年6月19日,我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张录取通知书,从此我成为了彭城书院国学班的一名真正弟子。因为我把一个幸福的家过成一地鸡毛,无路可走了,才来书院,遇到了慈悲的先生!从此走上了修身证道和自我革命之路。修身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来书院前,我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总是想改变别人,让别人听我的,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事。我还总是用手电筒去照别人缺点,给别人贴标签,却从来不知道内观自己。我的强势,伤害了我的亲人。
每次听完先生的教诲,我都立志回家好好践行。由于我的能量不高,智慧不足,德行不够,一回到家真正践行时,我又控制不住自己了。先生常说:“世俗的人总是想改变别人,真正修身证道的人从来不会去要求别人,只专注改变自己。”我谨记先生的话,做好自己,不浏览别人。在这三年里,我一次次的面对考验,一次次的接受挑战,一次次的得到成长。
芒种节气的早上,我收到先生发来的问候和寄语。先生说“今日芒种——收起所有能伤人的锋芒;种下慈悲善良的种子,是这个节气最大的意义!”看完这段话我哭了,一直以来,由于我的任性,伤害了我的亲人,尤其是我的爱人、儿子和女儿。在此我要向他们深深的鞠躬道歉: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先生说:“成功的路径并不复杂,只要沿着‘做、用心做、利他做、坚持做’的方向走下去,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我在三轮的“六实”共修中做到了:用心做,坚持做。经过这三年的老实、听话、实干、精进、抱一的做到,我收获满满。静坐让我遇事不再浮躁,而是欢喜接受;诵读《道德经》让我提高能量,增长智慧;做拳操舞,我收获了健康。在修六实的路上,我也一直在听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我学会了“断、舍、离”,学会了放下,不再追悔过去,不再担心未来,永远活在当下。明白了平常就是道,平安就是福。无欲者自由,无为者自在。
先生说:“来书院,要有主人翁意识。凡事都要尽人事,听天命。”我谨记先生的话,我的身份也随之发生改变,从刚来书院的客人,处处需要别人来为我服务,转换成书院的主人,我要为别人服务。身份也由国学班的弟子转换成志愿者、启蒙班助教老师、新闻校对组义工。我虽没什么特长,但我都是制心一处的去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的。在历事中炼心,在做事中成长,为“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事业、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由于我的改变,我的家人也在改变,爱人也在诵读《道德经》和《问道心得》,也在抄经。他也在先生的引领下悄然改变自己。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出去,电梯里有别人扔下的垃圾。一上电梯我就盯着那个垃圾,因为怕爱人笑话我,想等他下了电梯后,我再去捡。这时,他突然弯下腰捡起来了,当时我很惊讶,我为他点赞。还有一件事,就是家里的纸箱、瓶瓶罐罐的东西,平时都是爱人收集、整理在一起,多了再去卖。有一次我告诉他“把这些送给需要的人去换点钱吧。”他没吭声。有一次,他拿着一些整理好的纸箱,送给了做垃圾分类的老人。我感恩爱人的改变。
我刚来书院,爱人是反对的,认为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书院这样的人和书院这样的地方。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他看到了我进入书院之后不断的改变,就可是接受了。可喜的是他也慢慢融入了书院,经常参加书院的游学活动,也在遵照先生的教诲,做好自己,帮助别人。现在越来越支持我来书院了。前段时间,时我87岁的母亲发烧,我去母亲家照顾她的话,就不能按时参加六实共修。爱人察觉我的心思之后,吃过晚饭就主动去给我母亲量体温,还陪父母聊天。爱人的改变让我更加坚定扎根书院、继续修身的决心。
走进书院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我会继续从世俗的功名利禄中超脱出来,抱着一份恭敬,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在念、思、言、行做到“见素抱扑、少私寡欲,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用五味神药“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总是立德、总是清理”,来唤醒内在的力量。先生说:“一年一小变,三年见蜕变,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我深信不疑。我会永远追随先生做“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伟大事业。先生常说:“一个好女子旺三代”。我要在成长自己的同时,也要像个小太阳一样,来温暖更多人,照亮更多人,最终能完成一世解脱到永远的终极目标。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4组成员、国学启蒙班助教、子衿学堂弟子、志愿者协会骨干义工、2022级国学班弟子 肖淑玲。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