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书声朗,美哉彭城少年郎!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裹挟着蝉鸣,夹杂着叶香,热风肆意地施展“才华”,穿过千家万户,告诉人们这炎热夏天的到来。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数百位家长和孩子们从城市四面八方走进彭城书院的脚步。7月26日,又一个周六,第73期国学启蒙班第三次课程开始了。早晨7:30,义工老师们换好印有“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12个大字的红色义工服,进入各自的岗位。迎宾、签到、静场、主持、行礼、上课……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严肃活泼,一切都充满爱和关怀!步入书院的大门,家长向左行,孩子向右走,进入各自的空间,认真诵读中华经典《道德经》,汲取圣人老子的智慧,真可谓“大暑时节书声朗,美哉彭城少年郎”!
8:00,书院的明道堂、明德堂、明伦堂等响起朗朗的读书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n)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生常说:“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来书院到底是为了什么?暑假期间孩子都在干什么?我们怎么做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孩子?”暑假中很多孩子去补习语、数、外等文化课,目的是提高考分,解决阶段性的问题。也有的去学书法、美术、游泳、武术、跳舞等文艺类课程,目的是得一技之长,培养兴趣爱好,获得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这些来书院的孩子应该属于极少数的“另类”。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孩子们来书院学习的是“无用”的东西,但岂不知“无用”才是“大用”。孩子们在书院读的是圣贤书,是人类最高智慧的范本,也是能量最大的书。取法乎上,是最明智的选择!
来自台湾的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深教授曾说过:“让孩子从小背诵、学习、实践《道德经》中的道理,一辈子受用。我们不能一切以儿童意愿为准,而是站在儿童的立场替他们着想。我们要为孩子未来的20年、30年去想事情,而不是只考虑现在,这才叫良心。我们要替他们想到,他们现在学的,20年以后要能用,这样的思路才正确。”
养志三班史一然老师告诉小弟子们:“读经典不是呆呆地读,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接受圣贤祖宗的教诲。我们只要一直走在道上,财富、健康、喜悦、幸福、和谐等一切美好都会随之而来。”让我们一起践行: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把我们的孩子都引领到圣贤大道上,做一个有梦想、有智慧、有远大抱负的中国人!
下午4:30,家长与孩子们都离开了,书院恢复平静。而很多志愿者仍然在默默劳作:恢复讲堂秩序,整理桌椅板凳,打扫教室卫生,清理厕所环境,交流工作心得,研讨下周课程。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是这样的场景却总是让人留恋。就让我们把美好的光影长留在书院记忆的长河里,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圣贤智慧的种子,遍布彭城热土,乃至神州大地、五洲四海。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书院新闻中心义工老师的镜头,走进孩子们的读经课堂,看看那些精彩而感人的画面吧!【图文/彭城书院启蒙班新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