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水艳:修出那个光光明明的我
今天是小暑节气,是周一,是我六实践行的第363天。
用宁静的心得一季的清凉,用安定心御外界的浮躁。今天书院通过腾讯会议方式举行小暑节气茶会,先生举办《红楼梦》系列讲座第九讲——贾惜春的人生与归宿。惜春是红楼梦十二钗之一排第八位。惜春孤冷的性格特点,没有人情味儿,她的智慧是预见了贾家的落寞,最终选择出家之路。因为她从小没有感受到家庭给与的爱,所以世事中的她无法给予祂人之爱,对于自己丫鬟的态度,足以看出她的冷漠无情。
当今社会如惜春之人又何曾少过,在这个离婚率上升,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的时代,婚姻不和比比皆是,破裂的婚姻最终受害的是孩子,孩子在不和谐的家庭中长大,又有多少个不幸的“惜春”?如果婚姻中每个个体出现问题能够内观反求诸己,能够换位思考,站在高维角度看问题,结果又会有不同。在父母婚姻和谐、家庭幸福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幸福与爱的滋养下更能够给外界释放爱的能量,使这个社会更加的和谐。夫妻和睦之道是当下人要修习的功课。
惜春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真正开悟的人,会给社会带来温暖、光明和希望。惜春还没有到达人生的三层楼。作为现代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我们要认清自己,化习性,去秉性,发挥天性,修出自己的神性品质,利益大众。每个人的“命”都是有限定的,但是“运”是可以创造的,都可以通过修养自己,顺道而为,增能长慧,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放下小我,用感恩心、慈悲心、无我利他之心,行在道上,知而行之,坚持不懈,合道而为,才能修出那个光光明明的我,完成生命的圆满。
2、如水:从节气与红楼见生命智慧
小暑至,伏气生。这是一年中最闷热的时节,祖先以“伏”字道尽生存智慧——伏者,藏也、低也、屈也,恰如《道德经》所言“勇于不敢则活”。天地有常,四季轮回,该藏时藏、当伏时伏,从非软弱,而是顺应天道的从容。世间之路从非坦途,高必有低,荣必有辱,唯有以敬畏心待自然,以安定心对浮躁,方能在喧嚣中得一份清凉,这便是小暑教给我们的生命哲学。
这一天也是我们书院二十四节气茶会第437场《红楼梦》系列讲座了第九场:俯卧青灯古佛——贾惜春的人生与归宿讲座。
先生以人物贾惜春的故事续解这份“藏”与“修”的深意。这位红楼中最清冷的女子,薄凉性情背后藏着原生家庭的伤痕——父母失和、亲情疏离,让她在富贵场中学会以疏离自保。贾府繁华万千,她却无依无靠,终因圣贤书的滋养与信仰的指引遁入空门。若拉长人生长河观之,这份选择虽未算“活好”,却在“走好”的路上为自己寻得归宿,恰应了“有失必有得”的天道,也让我们看见:绝境中寻路的韧性,本就是生命的一种力量。
《道德经》有云,道生万物,各有其性。每个人的个性中,既有累世的天赋,亦有宿业的秉性。人生的第一任务,便是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发挥天性以利大众、服务社会,挑战自己、化秉性,亮天性、修神性、回归自性。命有定数,运可自创,顺道而为、行善积德,便是改运的密钥。
惜春虽入空门,却未达“放下自我”的境界。真正的觉悟者,从不在乎身份境遇,只问是否“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对万物心怀接受、感恩与付出,如《道德经》中“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境界。小暑的“藏”,藏的是躁动的心;惜春的故事,藏的是对“活好”与“走好”的深层叩问。
今时今日,我们不必效仿青灯古佛的形式,只需在每一日里践行“顺天道、顺人性”:以慈悲心接物,以担当心行事,在闷热中守一份清凉,在喧嚣中持一份安定。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是否在这薄情的人世间,做一个有情有义、无私奉献的人。而这一切的根基,在于修身正道——在顺应天道中沉淀心性,在服务世间中增能长慧。如此,方能突破命的局限,创造运的坦途,最终完成“活好”与“走好”的双重使命,这便是小暑藏伏的启示,是《道德经》的践行,亦是红楼故事照见的生命真谛!
3、王国盛:人随天地动
人随天地转,这是从汉风先生那里听到的很触动我的一句话,这正是《道德经》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形象解释。人欲得身体健康、家庭和谐,事业有成,均须懂得大道的运行规律。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违背大道去做事,往往适得其反。比如身体健康必须合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懂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可现在的打牌熬夜抽烟,每天都在耗损元气,这就是背离大道最常见的问题。
人要对自然、对大道有敬畏心,《道德经》讲“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胡作非为、恣意妄为,都会招致天道的惩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无为而无不为,不要刻意去干涉去搅扰万物的生长,全凭品物的个性去成长去发展,切不可过多强加人的想法和欲念。在人道体现就是孔夫子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合道就是要无我利他,减少私欲,真挚朴素,杜绝贪婪,勤俭节约,不要过分的贪着在吃穿用度上,而是要明悟道理,活出光明,照亮他人。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现在很多人多吃多占,贪得无厌,满脑子都是物质享受,没有公心、没有愿力,这样的人生就是行尸走肉。人随天地转,打破固执偏见,以谦卑之心去拥抱一切,不管遇到什么学会欢喜接纳。人生的能量不是外求来的,而是放下身子,在成全他人,托举他人、服务他人中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