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阅读:我的祖辈、父母和恩师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尊敬的先生和师母,亲爱的各位老师和同修:大家当下吉祥!
我是谦下不争12组成员郑婉慧。感恩我的小组给予我分享与成长的机会。今天想与大家分享一段关于 “名字” 的缘分 ——说到这,我总想起先生说的:“名者,命也。”从爹娘口中的 “趁趁” ,到父亲笔下的 “郑敏”,再到先生赐字 “婉慧”。这三条关于名字的轨迹,出现在我生命的不同阶段,蕴含着我生命里最温柔的祝福与启示。
一、乳名趁趁——爹娘的祝福
记得幼时,村子里的人都唤我 “趁趁”。后来才知,这个乳名源于36岁本命年的母亲在父亲生日那天生下我。接生婶子一句 “终于称心了”,便成了爹娘对我最朴素的期许:愿女儿一生顺遂,事事称心。如今再看,这声 “趁趁” 哪里只是乳名?分明是上天借父母之手,赠予我的第一份生命礼物。
二、学名郑敏——家族的庇佑
一年级我爹带我去村里的小学校报名,因为要有学名,爹当即为我取名郑敏。现在翻开《说文解字》:“敏,疾也。从攴,每声”。短短几字,便勾勒出学名里蕴藏的爹的期许。敏,本义是动作迅速敏捷,后来引申出智力敏锐之意。爹盼着我聪敏机敏,思维如灵动的飞鸟,在人生天地间自由翱翔。
我爹1939年出生,是村子里为数不多上过高中的人,虽然高考落榜,但是不影响后期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努力,最终被单位推荐做了职工学校的校长。感恩国家政策辅佑,我们一家农转非,从农村到城市,不仅分到房子,哥哥们也通过上学分到了体面的工作,结婚生子。我们一家都觉得这是一场梦。
每每回老家祭祖,老人们除了说我家命运好以外,还会提及这都是我爷爷给家里积的德。年岁尚小时,一是不懂其中意,二是作为女孩子,家族的事情我所闻不多,都是哥哥们参与。
通过书院一年的浸润,我知道这个果的因在爷爷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从记事起,我就知道家中最显著的位置挂着一个革命烈士匾额。那是爷爷用自己生命为这个家族换来的福报。爷爷是革命烈士。他年轻时继承家业,是当地的大地主,中年接触先进的思想走上了抗日道路。他捐出所有的家产,化身粮店老板,为运河支队筹备物资,最终在运粮路上遭遇日军伏击牺牲,尸骨无存。如今与奶奶合葬的烈士墓里,仅仅是衣冠冢。
这仿佛敌战片中的情节,是某一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政府慰问革命烈士家庭,我才知道的。哥哥们都因故不能参加,我作为烈士的孙女参加了会议,我朗读爷爷的生平时才了解到爷爷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当时我只是流泪哽咽,进入书院方知我们这个家族为什么诸事顺利,那是应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大道规律。
爹尚在襁褓时就失去父亲,是奶奶一手拉扯三儿一女长大,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爹知道奶奶的不易,所以成家时别人提亲,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孝顺自己的母亲。我娘就是这样的人,一辈子没和奶奶发生过矛盾,婆媳之间没有红过脸,而且我娘从嫁入郑家,就和奶奶住在一起,没有分家。我们搬到城市之后,家中最有阳光的屋子一定是奶奶的。奶奶在91岁时的一天夜里睡去就再也没有醒来,这就是先生说的无疾而终,奶奶实现了活好与走好的人生终极目标。
在这种家庭长大,父母行不言之教,上行下效,我们的家风充满正气。所以当爹在医院看病,我给爹洗脚;女儿看到了,自动接替我,给姥爷捶背洗脚。当我看望娘,给娘洗脚时,儿子看到了,也是自觉给姥姥搓搓脚,按按穴位。
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聪明人,因为不管在哪个求学阶段,班级里总有反应很快的同学,我每每在羡慕之余,只能依靠勤奋弥补。我信“勤能补拙”。以前认为是上天眷顾,“天道酬勤”都落在我身上,每每关键性考试我都能超常发挥,顺利过关。我的大学是保送的,听到保送的消息也是不能相信,有比我聪明且成绩好的同学,这么宝贵的名额怎么会落在我头上?但看到学校拿出的“成绩占70%,平时表现占30%”的标准才明了,原来平时的善意之举都积累了分数。
爹带我选学校和专业,一个是江苏师大中文专业,一个是南京师大地理专业。爹当时想都没想,直接选中文。爹说,中国的传统文学能滋养自己,同时还可以帮助别人。现在看来,我爹是多么睿智。在书院的日子,听先生敦敦教诲,我更是明了自己的一切福报源于祖上的阴德和父母的积德。我立志此生扎根书院,服务好启蒙班,完成自己在俗世没有完成的教育使命。
三、表字婉慧——先生的期待
2025年5月31日,2024级国学班毕业典礼时,先生给我赐字 “婉慧”。这两个字宛如温润的美玉,轻轻落入我生命的长河,泛起层层涟漪。“婉” 字,藏着《诗经?邶风》中 “燕婉之求” 的温柔,是女子和顺柔美的气质,如春日拂过柳梢的微风,轻柔而美好;“慧” 字,直指聪慧本质,与 “敏” 字相互呼应,一个展现在外的敏捷进取,一个蕴藏内在的聪慧通达,刚柔并济,阴阳调和。
我那耿直藏不住事的秉性又出来作祟,瞅着时机请教先生赐字的玄机。现在想想都觉好笑,笑自己的可笑。“敏,主要指行动上。要修柔弱委婉的品质。”先生笑眯眯的,惜字如金。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每每听到栩宁老师带领幼儿养性2班小弟子诵读“感恩父母赐我生命,感恩书院开我慧命。”只是听,这次经历先生的赐字,我真切感受到先生的慈悲之心,感恩先生开我慧命。“郑敏,字婉慧”,这名字与表字的组合,是父亲与先生跨越时空的期望交织。“敏” 是父亲直抒胸臆的寄望,盼女儿能力卓越,在世间奋勇向前;“婉慧” 则是先生含蓄的教诲,愿我修得内在的典雅德行。每当轻声念起 “婉慧”,唇间是软软、柔柔的音节,心底却会不自觉浮现《道德经》中 “柔弱胜刚强” 的智慧。原来这温柔之名,并非软弱,而是以柔克刚的力量,是含蓄内敛却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5月31日下午,与讷言的子慕老师链接,话语间的引导,竟与先生的开示不谋而合 ——先生说,国学班毕业了,但是还要在书院浸泡,早呢。子慕老师说:“前期听你几次分享,感觉你的眼泪里藏着委屈。国学班毕业了,下面要修女子本位的德行,子衿学堂第十期欢迎你的到来。”
一切都刚刚好!这次我没有以时间冲突为借口推脱,因为福报到了,我该到子衿学堂浸泡了。在书院的日子,每一天都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这般幸福,难以言表。这里有先贤的智慧指引,有师长的悉心教导,更有与名字深意相契合的成长契机,让我不断探寻内在与外在的平衡。
此刻,我在心底一遍遍默念 “婉慧”“婉慧”“婉慧”,满是欢喜。
感恩天地神明,赐予我感悟生命的机缘;感恩圣贤祖先,留下千年不朽的智慧瑰宝;感恩父母恩师,以爱与期许为我铺就成长之路;感恩一切万有,让我的世界如此丰盈!愿天佑中华,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愿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也愿我能不负 “郑敏,字婉慧” 之名,在传承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圣贤智慧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感恩大家的聆听!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2组成员、启蒙班主班老师、2024级国学班弟子、立志班小弟子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