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张玉文老师文章:平衡是一场贯穿生命的修行

(2025-06-19 18:27:52)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张玉文老师文章:平衡是一场贯穿生命的修行

一、动态平衡宇宙法则与生命本质

五月是平衡月,没有平衡,人体会爆发疾病;没有疾病,我们就不会珍惜健康没有平衡,世界会战火纷飞;没有战争,我们就不会向往和平……正如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人生的祸福得失、聚散离合皆是表象的流转,而宇宙的本质是动态平衡的永恒法则。一朵花从萌芽到凋零,并非走向终结,而是融入天地能量的循环,如同《道德经》所言“反者道之动”,万物皆在生灭中回归本源,又在平衡中孕育新生。 

先生曾说:“生命就是平衡,在层出不穷的挑战中,关键是心态要平衡。心态平衡了,就会发现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不平的事。” 这种平衡并非消极的妥协,而是以“心定”应对万变的智慧。退休后的空虚、疫情的隔离、邻里的疏离,看似是人生的“失衡”,实则是修行的契机。正如一位书院老师在抗疫隔离期间感悟:“远亲不如近邻,疫情让我们学会在互助中重塑社区的温度。”平衡的奥义,在于以超然之心接纳无常,又以担当之志化解困境。  

二、平衡的实践:从书院活动到生命觉醒

在书院的福德班辞旧迎新联谊会上,平衡的智慧被具象化为一场场温暖人心的行动:  

1、分享与传承:曹桂莲马红、田丽等老师以自身经历诠释“烦恼即菩提”。正如禅修学员传融在逆境中领悟:“执着的心念呼应逆境的因缘,唯有正向思惟才能将‘黑土’化为滋养生命的养分”。她们的分享不仅是经验的传递,更是对《道德经》“为而不争”精神的践行。  

2艺术与联结:舞蹈《爱是我们的力量》与新老同修的茶花联谊,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平衡之美。书院通过二十四节气茶会、国学讲座等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让参与者在“天地一瓯春的意境中感受天人合一的和谐。  

3经典与行动:结缘《了凡四训》、共唱《走向复兴》,体现了书院“为学为道并重”的理念。正如一位同修所言:“为学求得实知,为道消弭欲念”经典的价值在于引导人们从“知”到“行”,在奉献中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平衡。  

三、平衡的升华:从烦恼中淬炼智慧

“烦恼与智慧相互平衡,烦恼能沉淀智慧心。”这一感悟与书院倡导的“六实”修行不谋而合。书院义工张辉一家三代共同修身的案例,印证了“家是最小国”的平衡之道:通过经典诵读与志愿服务,家庭矛盾消融于对“道”的共同追寻中。  

正如《平衡月祈祷文》所言“一切得失处,皆是用功时。烦恼起时,烦恼是破我执的机缘;坎坷来时,坎坷是化卡点的贵人。人生就是一个圆满自己的过程。”真正的平衡,需直面生命的“卡点”。正如抗疫志愿者在服务中遭遇居民的情绪宣泄时,选择以微笑化解冲突:“情绪到我这里结束,一切皆是修行的资粮”。这种“不评价、不执着”的态度,恰是《道德经》“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的现代诠释——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在纷扰中守护内心的澄明。  

四、归去与新生:平衡的终极境界

“归去的让其归去,是超然物外的心态。”先生当年辞去公职,投身公益的抉择,正是对“平衡”最深层的实践。他舍弃世俗名利,却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收获了“无我”的丰盈。这种境界,如同书院老师孙月美的体悟:“从外突破是压力,从内突破是生长”,唯有放下对得失的执念,才能如明月般“光而不耀”,在动态平衡中照亮他人。  

五、平衡是一场贯穿生命的修行

书院的“平衡月”并非短暂的仪式,而是一场贯穿生命的修行。从邻里互助的温情、经典诵读的浸润,到志愿服务的担当,每一个平凡瞬间皆是平衡的道场。正如《平衡月祈祷文》所期许:“把该做的事做了,该出的力出了,成功就在其中,幸福亦在其中。”当我们以感恩之心接纳无常,以利他之行化解烦恼,便能如书院那盏不灭的明灯,在变化的世界里,定住命运的方向,照亮归途的光明。

希望大家携手并进,紧跟书院的脚步,在曹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一走。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9-1组成员、福德班新闻组成员 张玉文。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6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