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刘昌盛老师文章:守住平衡之道方能成就真我

(2025-06-19 18:17:06)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刘昌盛老师文章:守住平衡之道方能成就真我

五月是平衡月,在参加六实共修的三年时光里,经历了三个平衡月,每到平衡月里,先生总是教导我们要平衡好各种关系而今年的平衡月先生在第三轮第十次月度大群共修线上会议上再次告诉我们:在平衡月里重点搞好家庭的平衡与和谐,平衡好自己的家庭关系。

平衡乃是宇宙至理,天地以创生之德、广大之怀、平衡之智,运行不息。从浩瀚星河到草木荣枯,从四季更迭到生命律动,皆印证着平衡法则乃永恒之道。在《道德经》的智慧长河中,平衡之道如明月高悬,为人类文明指引方向。    

平衡的思想维度。老子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揭示宇宙运行的本质,犹如太极图中阴阳转,在相生相克中成就永恒。这种动态平衡观体现于万物:水至柔而克刚,月盈则亏而循环,四季更迭而岁不穷。当代量子力学揭示的对称守恒定律,与两千年前的东方智慧竟遥相呼应。平衡非静态僵化,恰似琴弦振动,在张弛之间方能奏响生命乐章。    

平衡的实践智慧于个人生命而言,是内外兼修的功夫。内心需培育静定心、感恩心、慈悲心,如古树深根方能立身中正;处世当知进退之度,明取舍之道。先生教导我们说:“生活即是道场”五月是平衡月,这个月我们就平衡自己的家庭关系,重点搞好家庭的平衡与和谐先生的话,恰是点破平衡真谛——在家庭责任与社会奉献之间,在物质追求与精神成长之间,在权威性与亲和力之间……找到动态的支撑点。正如书院那么多义工老师们一样,以无求之心服务书院,服务社会,恰是平衡之道的最佳诠释。先生说:“平衡好家庭关系的最好做法就是做好自己。”自己做好了,身心和谐了,家庭和谐了,书院一定也会和谐。    

平衡的意义对现代来说更有意义。当今世界,生态危机警示人类打破自然平衡之危,社会撕裂显露价值失衡之痛。重读老子“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的箴言,方知平衡智慧之可贵。科技创新当与人文精神平衡,经济发展需与生态保护共存,个人成长应与社会责任相济。平衡之道,实为化解现代困境的密钥。    

平衡是生命的最好状态。我们小组共修一个重要的板块便是学习每个月的祈祷文共修组员们或线上或线下,或个人诵读祈祷文,或集体诵读祈祷文。祈祷文字字珠玑,句句经典,给我们启迪,给我们力量。五月是平衡月,本月祈祷文引导我们如何做好十对关系的平衡,那就是“动与静、因与果、有与无、对与错、心态与能量、思维与情绪、烦恼与智慧、定理与自由、追求与得到、人心与天地”这10对关系的平衡。做好了这些平衡,生命就会处于最好的状态。先生说:平衡好关系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之日,就是一切问题的平衡之时。

大家都知道,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有一个平衡点,在生活中如何把握这个平衡点,这是人们一生的功课,考验着每一个人。平衡与不平衡,就好像扔一枚硬币,当你扔一次、两次、八次、十次的时候,不是正面多,就是反面多但是,当你扔了一万次的时候会发现,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各占百分之五十,这是规律,是天道。

在生活中遇到不平衡的事,不要抱怨甚至仇恨,要向内求,多关注自己,少浏览他人,不问别人做了什么,问问自己做到了什么。心平衡了,一切都平衡了。现在我们在书院修行,参加六实共修,俢什么?其实就是俢得一颗平常心,一颗平衡心,一颗无我利他心,一颗道心,如此便是俢得了真我,成就真我。

祈祷文给我们厘清了各种平衡关系,而先生则教给我们平衡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做好自己,做有道的自己。只要我们老实,听话,实干,真正的做好自己,相信一定都会做好平衡,实现平衡,从而获得圆满的人生。

世间处处充满着不平衡,问题是如何以平常之心、平衡之心对待不平衡之事,那就是忍受,接受,包容,化育,直至达到享受、无受之境界——这是平衡的终极境界。《问道心得》关于平衡的论述有35处之多,其中第十四章第五条说:“人类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无形无相的创造之心、广大之心、平衡之心。”它道出了平衡修为的三重境界:初修修技法,中修修心性,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当企业家领悟到财富是流动的平衡,当学者知道学习是贯通知识体系的平衡,当每个生命知道自己的生命在起落浮沉中保持中道,便是对道法自然的平衡之道最深刻的实践。

我们必须认识到,平衡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平衡。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平衡——不平衡——新平衡,是总体的、动态的平衡,而不是全部的、静态的平衡。平衡之道就是和谐之道,只有平衡才能和谐共生,在家庭,生活,学习、工作中做到平衡有度,进退自如是真功夫,做到了平衡,就做到了和谐,也就懂得了生存之道。

当我们站在文明长河的渡口回望,平衡之道如北斗指引迷途。它不是消极的折中主义,而是动态的生命艺术;不是平庸的妥协退让,而是高妙的创造智慧。当我们以平衡之心观照世界,便能于纷繁万象中参见天地规律,在跌宕人生中守住本真心性。如此,方能在永恒的变化中成就真我,在动态的平衡里书写生命的华章。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9-1组成员、2018级国学班弟子、志愿者协会义工、福德班教委会委员、福德班书法组负责人之一 刘昌盛邮箱收稿日期: 2025年6月1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