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学堂师生6月2日举行汉皇故里寻根之旅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2025 年 6 月 2 日,端午粽香犹存之际,先生带领子衿学堂及从部分分院赶来的40余位师生驱车奔赴刘邦故里丰县,拜谒汉皇祖陵,开启 “读无字之书,悟人间正道” 的文化游学之旅。上午8时,子衿师生从市区不同方位出发,1个半小时的车程恰似穿越时空的隧道,当四灵汉阙的雄浑轮廓映入眼帘时,一场与汉文化精神原乡的对话正式拉开帷幕。
这座位于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的 “汉皇故里”,既是刘邦的出生地与儿时居所,更是汉文化的精神原点。景区以 “入口服务区 — 汉文化体验区 — 祖陵祭祀区”三大板块构建空间脉络,通过“三条廊道”串联“四大广场”,在中轴对称的礼制秩序中展现汉代建筑的雄浑气象。四灵汉阙:景区入口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镇守的汉阙,高度隐喻两汉政权时长,中阙 23.1 米,象征西汉 231 年,侧阙 19.5 米,象征东汉 195 年,庄严肃穆如历史之门。
我们沐浴夏日暖阳从汉源大道走过。这条长620米的步道暗合刘邦62岁人生,沿途四幅主题画卷,丰县城考、刘邦家世、高祖传奇、歌咏抒怀铺展汉文化源流,成为可漫步的 “历史长卷”。在汉风广场高高耸立着42.6米高的刘邦雕像,象征两汉426年基业,战袍飞扬间尽显“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帝王气象;两侧车马出行图,东为巡游、西为出征重现汉代武功,地面 108 个汉代成语地刻则诉说汉文化的厚度。
大汉坛外方内圆的造型诠释着“天圆地方”哲学,坛体雕刻四神与云气纹,登顶可远眺陵园。子衿师生在古今对话中感受
“天人感应”的汉代宇宙观。在汉皇祖陵核心区,刘邦曾祖父刘清之墓如根系深扎大地,冢前康熙
“西汉高祖”碑、乾隆“汉之故里”碑与今人捐刻碑刻并立,见证千年宗法传承;陈列室里以图文与文物讲述刘邦生平及汉代名人文化,让历史可触可感。更令人惊叹的是汉源文化体验馆,通过AR/VR技术
“穿越”汉代:3D 打印人物令子衿女子流连忘返,击鼓体验则重现汉代礼仪,5D裸眼飞行影院带子衿师生
“飞临”长安宫殿与战场,科技手段让古籍中的文字化作可感知的场景,打破时空壁垒。。
午后,师生相聚彭城书院丰县分院暨凤城书院,在道德讲堂参加由丰县史志办公室与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由丰县传统文化促进会、丰县凤城社会工作指导中心等承办的《丰县地域文明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与影响》专题讲座。汉风先生作为主讲嘉宾,在讲座中对丰县地域文明进行了多维精神解码。刘邦在此生活至 28 岁,从“不事家人生产作业”的“浪子”到胸怀天下的“沛公”,正是这片土地的能量滋养,完成了其精神胚胎的发育。他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缔造了大汉王朝,从此才有了汉人、汉族、汉语、汉字等称呼。他的贡献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生讲,从文字密码看,“豐”字里暗藏文明基因。它上半部分象器物丰满,下半部分义为祭祀时谷物丰盛。先生指出“豐”不仅代表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更是天地钟爱,天人共飨的哲学表达。刘邦生长于斯,将丰的精神内核——丰足、丰沛、丰赡等,注入汉文化基因。刘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折射出丰县这块土地的地域文明烙印。先生说,从王者之气看,刘邦身上折射三重奇迹。中国历史上,从草莽到帝王者众,然无有如刘邦之奇者。先生细数刘邦三大奇迹:
一、时间奇迹:48 岁起义,55 岁称帝,7 年完成从泗水亭长到天下共主的跃迁,堪称史上最快建国的帝王。二、身份奇迹:前无贵族血统,后无门阀支撑,以老农民之身开创布衣将相之局,打破君权神授的血统迷信。三、文明奇迹:建立首个开放性帝国,与罗马帝国遥相辉映,苜蓿、葡萄随驼铃入塞,丝绸、漆器伴船队出海,奠定凿空西域的文明格局。
先生特别引《史记》原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指出刘邦的真正智慧,在于知人之明、用人之量、容人之度,此乃“和合之道”的最高境界。
先生讲,从文化根柢看,刘邦和张道陵是文明双璧。鲁迅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而道教祖师张道陵,亦生于丰县。当刘邦以“汉”命名一个民族的身份,张道陵则以“道”构筑这个民族的精神底色。前者奠定世俗伦理的根基,后者提供超越性的精神追求。一入世一出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阴阳两极。要开发张道陵IP,让丰县成为文化寻根的双坐标。这是先生代表书院师生反馈丰县的感恩大礼。
当艾草的清香混着汉阙的青苔味弥漫,当彩丝腕间绕与汉风心中留,这场端午游学不仅是一次地理的跨越,更是一场文明的 “归根”。正如先生所言:“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站在汉文化的源头,子衿师生读懂的不仅是刘邦的传奇,更是中国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的精神原力——这,或许就是 “无字之书” 的终极答案。
丰县政协副主席王晓军先生全程陪同师生们的参学与讲学活动,他在听完汉风先生的讲座后,现场发表了感慨:“汉风,汉风,满面春风!是您,带着对中华历史文化清醒敏锐深刻的认识;是您,带着对中华历史文化自觉深厚炽热的担当。这是一场智与美的体验。这里有,汉之星河灿烂;这里有,风之润物无声。听,两千年的风在耳旁掠过;看,亿万年的星在天空闪烁。重回汉唐,一派荣光。穿越千年,只需一念。刘邦以来,汉文化从来都不是历史过客。这里无数宝藏,静得花开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