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杨艳艳老师文章:记挑战月的一段心路历程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清晰记得先生在挑战月开始时的教导“只关注自己,不浏览他人。”我把这十个字作为自己的修身目标。
回望刚开学的那段日子,学堂里充满了孩子们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以及同修们相见的欢笑声了。这学期,我继续带孩子们的手语舞课。记得开学第一天,小弟子们的纪律需要整顿,原本上午10点的手语舞,延后到10点半。当我来到课堂,老师们说:“今天手语舞暂时不上了吧,不然手工课时间来不及。”当时自己一刹那的心念是:还想争取一下,因为我在清晨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孩子们准备了《感恩的心》。也想借此开学之际,引导小弟子们带着“感恩的心”珍惜在学堂读诵经典的时光,感恩所有在学堂默默付出的义工老师们。
但我当时没好意思说出口,内心转念一想:还是上手工课吧,手语舞下次再给孩子们上。当我离开教室的时候,内在的声音再次响起:这说明手语舞课可有可无,手工课才是重要的。内在的分别心一起来,顿时感觉有种无力感。但当时我没有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也许应该静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好好拥抱自己的情绪,允许分别心的存在,好好和自己和解。但那个当下,我选择了无视自己的情绪,选择了逃避,选择了转移注意力。我来到了家长课堂,只是漠然地坐在那里,至于老师分享的内容已浑然不知。
下午,我静静的在大教室做拳操舞,有两位老师也加入了队伍。接着,开始诵读《道德经》,很感恩学堂的菩萨李阿姨带着佳佳老师守护着我们。当我们诵读结束,猛然想起,还有其他老师和家长们在哪里呢?我们来到小教室,原来大部队在这里。我们也欢喜和大家聚在一起诵读《庄子》。学堂里没参加“六实”的家长占多数,她们还是乐意跟着孩子们的节奏一起读孩子的书。那个当下,我看到了事情的本质,也看到了自己的我执,我应该学会放下。
接下来,我选择了暂时离开学堂,找一个清净处,静静的倾听内心的声音,静静的关注自己,亲近自己,拥抱自己。我长久的静坐,静坐的时候,内在我执的画面也会一幕幕浮现。我在寂静处肆意的放飞眼泪,尽情的呐喊出心灵深处的声音,尽情的和自己在一起,一步步亲近自己。独处时,先生的话语就会在耳边响起:人生最难的就是接受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生命要升级,就要接受考验。尽情的接受生命的考验,尽情的让生命在阳光处绽放吧!
在那个当下,先生的话让我彻底解缚了。先生在示范组共修时说:“只要发心是利他的,就是最大的积德。”生命走上修身路,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担心自己不合道的言行,会障碍同修们的修行路。非常庆幸,自己有福报,遇到了毅飞老师,遇到了蜜友学堂,然后结缘了敬爱的先生,结缘了彭城书院。当自己的生命遇到卡点时,因为有明师在前,因为有同修相伴,总能迎难而上。
感恩自己,在这个月,经历了“心劫”,也顺利挑战成功,拨云见日,生命迎来明媚的春天。每个当下,更愿意主动关注自己,也更乐意主动亲近自己。对于自己当下“六实”的实修状态,放下了强迫,放下了对分数的刻意追求,内在更加自在宽容。内在不带目的修“六实”,是身心轻盈的享受“六实”,每一项功课也少了敷衍,多了踏实和诚实。
“蜜友学堂”是“彭城书院”的缩小版,不同的是地域,是校舍,相同的是道心。毅飞老师和先生一样,也和众多分院的老师们一样,有一颗“普世济仁”的菩萨心,学堂的所有义工老师们,见素抱朴、上善若水、为而不争,用真实的做到在默默践行着大道的品质。学堂像一面明镜,照亮每一位同修的心灵,也点亮我的心灯。这个月,我学会了放下自己,拿起整体,放下冲突,拿起和谐。让一切顺道而行,允许一切的发生。
祝福学堂和书院的老师们,都能持续践行先生的教诲,持续抱一精进,持续增能长慧,实现一世解脱到永远的终极使命。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4组成员、2024级国学班弟子、密友学堂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