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八周年征文选登(十五):我和书院的故事

(2025-05-02 21:29:18)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十八周年征文选登(十五):我和书院的故事

  6、朱玲:先生就是那个牧马人

我和书院的故事,要从2023年写起。当时听朋友说徐州有个彭城书院,夏令营的内容很丰富,让孩子尽情地释放天性,而且是公益性质的,只收食宿等成本费。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接触过国学,但可能是我的爱国情怀,觉得不能让孩子数典忘祖,所以就特别想让他参加书院的夏令营。但是我跟书院没有任何关联,该怎么参加呢?

那年5月,书院的大家长汉风先生来南通笃艺实地考察,并在晚上给大家讲学。因为我正好在附近处理工作,于是晚上便过去听课。沿着台阶而上,礼仪老师们站立两旁,面带笑容,向我鞠躬,欢迎我的到来。这种仪式感让我内心肃然起敬。先生讲学的时候,我一看这个老师不是之前在螺蛳湾应邀给我们公司讲学的那个老师吗?喝茶的时候就坐在我旁边。

那一晚,我听得特别的认真,记了很多笔记,但深深刻在我脑海里的是关于蚂蚁的例子。记得先生说:在蚂蚁的二维世界里他是无法理解三维空间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认知的上限只是别人的起点。这句话深深的撞醒了我,瞬间恍然大悟。我看着在孔子像下盘腿而坐的先生,温文尔雅,谦卑的姿态,春风化雨般的解读着《道德经》。这也是我第一次对《道德经》有概念。

后来再次看到先生,是在一个家常便饭上,先生说要在南通举办首届家道传承研修班,在筹划时有位老师听说了就立刻想加入义工队伍。我心想我也可以啊,一方面我可以为公益事业做点什么,另一方面又好拉近关系给孩子报名夏令营啊。于是怯怯的问先生:我也可以成为志愿者吗?就这样,7月份,我第一次成为了志愿者,一位传统文化的志愿者。

研修班上我聆听着先生讲家道,讲家和万事兴,讲家谱的意义,燃起了我对大中华千年智慧的浓厚兴趣。如果说先生5月在笃艺的讲学让我重新认识了先生,让我看到自己的局限,那么7月的家道传承班的讲学,让我决心跟定先生,走一条修身的道路。也是在这次的活动上,彭城分院南通分院正式揭牌。

这一年的7月23号,我把孩子送去了徐州的潘安水镇,参加书院第三阶段为期7天的夏令营。孩子自己提着行李箱过门槛,换上营服跳跃着跟随老师去上课,就这样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那一天,他正好满七周岁;那一天,他第一次离开妈妈独自在外地的群体中生活;那一天,我的心是在拿起放下间的踌躇。期间某一个大雨磅礴的晚上,他想妈妈了,在电话里哭,雨点像刀子一样敲击着我的心,但是师母、一然老师都来到他身边,直到深夜孩子睡着之后她们才返回房间。所以,在书院,我的担心是多余的。7天之后再看到孩子,他显得自信而不拘谨,蹦蹦跳跳的过来拉着我的手走进结营典礼的教室。看着一然老师播放着夏令营的短片,爱与欢乐在空气中蔓延开来。

同年8月,书院组织了志愿者成长营,先生为我们赋能。先生指出要做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就要无我利他,要时时刻刻眼里有事,要把自己定义为主人。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向前。先生提倡我们实学实干、实修实证,实话实说。于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便开启了六实之旅。那年8月末,我开始落脚于彭城书院南通分院的的读书会,尽管离家有将近半小时的车程,但只要在南通,我便没有缺席过。

2024年夏令营期间,遇到在2023年夏令营结束时见过的一位老师。她说一年过去了,感觉我变化好大啊。我说应该是因为我跟书院的链接深了,我在南通分院担当了一些工作,才有了我现在的改变。是啊,在南通分院,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参与书院的大小事务。和南通分院的老师们一起,把脸上的愁容换成了花朵的绽放,化成了阵阵笑声。就像先生在志愿者成长营上播放的短片所表达的那样,牧人用一群马唤起了身陷泥潭的那匹马。先生就是那个牧马人,而我们,既是深陷泥潭中的马,也是马群中的马。我们践行着先生所说的用生命影响生命。

这一路走来,对书院的认识越来越深,感动于先生师母十八年如一日的无我利他;感动于一群老师手拉手为社会传递爱与善意;感动于先生将这份公益事业传遍全国各地。因为孩子,我结识了书院;因为先生,我认识了自己。在夏令营里,孩子找回了纯真;在书院的服务中,我升华了生命。何其有幸!

感恩所有的遇见!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朱玲。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4月27日。】


十八周年征文选登(十五):我和书院的故事

7、江华:我和书院共成长

第一次走进彭城书院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是在2023年的6月15日那一天我应田茂娥老师的邀请去书院听汉风先生的分享。走到书院门口,就看到两位穿着礼服的老师面带微笑在迎宾顺着楼梯往上走,又有两位老师笑容可掬地在迎接前来上课的人,一股暖流悄然流入心田。此刻,那天晚上的点滴画面再次在脑海中浮现,像看电影似的,先生讲话的语气神态都清晰地呈现眼前。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知道汉风先生,那一天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完整的《道德经》先生讲的是第18章《失道走反》,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巨大冲击。清楚记得当时我的两点感受:一是深信这种读书会应该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应该让更多的人学用《道德经》并从中受益。二是先生的分享振聋发聩,让我警醒,当下就愿自己也要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当晚就从书院请回来一本《道德经》,坚持每天诵读,由起初的疲惫、节奏慢到现在的轻松、流畅,由最初的每天一遍到现在的每天至少三遍,不知不觉间已经坚持了580天,我在书院也已经泡了快两年时间。就像杜老师说的“就算是萝卜,每天在人参里面泡着,也会有了人参的味道”。在书院泡着,我越来越喜悦,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充实。

     很幸运,我见证了彭城书院南通分院的成长历程,书院也见证了自己的每一个进步。2023年7月16日,先生在南通市北文体中心举行“家业传承暨家道中兴研修班”我在立命书上我写道:学习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做好自己,静待花开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做到了!从2023年8月参加南通首届传统文化志愿者成长营开始,在先生的引领下,在书院老师们的带领下,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现在又成为了彭城书院南通分院的一名志工老师。

2023年7月,笃行书院正式挂牌为彭城书院南通分院,汉风先生成为了我们的大家长,而不是我们的特邀嘉宾。去年我也成为了南通分院的一名志工老师,成了书院的主人。今年,我们又一起加入到彭城书院国学班学习,成为了书院弟子。一群人走的远,在书院这个大家庭里,我们一群人牵手,一起“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书院的紫藤花开了。在娟娟老师的视频里,它们是灵动的。围坐在紫藤花下品茶,看孩子们狼吞虎咽,听书声朗朗,闻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或着走进小花园,坐在秋千上读经;又或是拿一把蒲团,在阳光下静坐,一切都活成了我想要的样子!

书院的公共食堂开了。在孩子们的心里,那里的食物是最香最美的。最初,只有志工老师们的孩子在书院用餐,书院其他小弟子们那羡慕的眼神,让我们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吃饭。随着吃饭孩子的增多,我们制定了轮流奉爱的用餐制度,就是每个参加吃饭的孩子家长轮流做饭到了周六下午,自带食材,书院提供工具,为大伙儿做晚饭。很多家庭都是带了外援,或与父母或同爱人一起为大家准备晚饭这无疑又为家庭的和谐、夫妻的恩爱提供了契机、增加了能量。在这里,孩子们吃的开心,家长们做的舒心,无论是书院弟子们的小家庭还是书院的大家庭都越来越融洽、越来越自在。

书院的公益课堂增加了。由最初的一个亲子诵读班变成了现在的亲子启蒙班、童蒙养班、少年养志班和晚托班四个班级从去年起罗马海燕老师更是全家上阵,带上儿子一起开设了六种针对成人的公益课堂,分别是瑜伽课、摩登舞课、拉丁舞课、书法课、节目编排课和家长智慧课堂。随着班级的增加,书院的志工老师队伍也逐步壮大起来,由最初的7个人变成了现在的14个人,并且完善了组织建制,有教务组、后勤组、新闻组、礼仪组每位老师都是身兼数职,欢天喜地地接受各组组长的邀请,甚至主动请缨。我们在一起,真正做到了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上前。

与书院结缘以来,我的进步肉眼可见。首先笑容不再是出于礼貌,而是内心喜悦的呈现,那种发自内心的欢喜已经成了我的常态。其次,站在教室里与家人们分享时,不再紧张无措,当我全然放开自己,“打开心结、绽放生命”时,我的自信、从容又回来了。第三,两次担当六实15组的执行组长,让我可以习惯性早起,跟上早共修的节奏开启能量满满的一天。当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站在老家的土灶台边洗碗时腰已经不疼了的时候,我才知道,一年多拳操舞的坚持已经悄然改善了我的身体机能。第四,每月一信的功课,让我不得不重新拾笔耕耘,让那个在不同的校园里很多次被老师点评作文的文学女生重出江湖。第五,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我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是可以让我烦恼的了,我想这才是书院给我的最大的礼物吧。

感恩有你,我的书院!感恩有你们,我的团队!因为有你,才有如今喜悦、绽放的我;因为有你们,才有如今包容、进取的我。跟着书院走,幸福到永久!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2025级国学班弟子、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江华。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4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