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城书院
彭城书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691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做六实固定组长的感悟

(2025-04-23 15:07:14)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做六实固定组长的感悟

 时光匆匆,转眼间第三轮“六实”活动已经进行九个月了,我担当固定组长九个月中,既有成长,也有困惑,更多的是不足。

去年第二轮“六实”结束,我心中萌发出要带领一个小组做“六实”的念头。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当史老师把“固定组长”的任务交给我时毫不犹豫,爽快答应。被推选为固定组长,这既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但真正担当组长,我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我这个人天生缺乏领导和组织能力,最大的官职就是班主任,天天和孩子打交道。而当“固定组长”引领的是2024级国学班同修,我有点胆怯。多年的书院修身经历告诉我,要相信自己,既然接受了就要努力去做,于是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大家一起融入到新一轮的“六实”共修之中。

 3月10日,书院公众号推送了我们小组9位老师的新春月的每月一信,訾钰涵、孙中华、陈宇老师单独发布,还有六位老师的文章是合辑推荐,加上之前推送的文章,这是我们小组老师文章发表最多的一次。不管以何种方式推送,每位老师的文章都写得至诚至真,感人肺腑。作为本组组长,再次阅读每位老师的文章,特别随喜,也非常感动!

 自去年7月1日第三轮“六实”共修重新组合,到今年二月份,一共八个月,我们13组13位老师每月一信其中只有一个月差1篇,其余七个月完成率都是100%。二月份提交15篇,穆忠良和石美侠两位老师每人写两篇感悟,并且质量很高,都是对自己实修实证的实话实说,因为真实,所以感人。阅读老师们每月一信,可以看出每位老师的修身成长的状态,我的眼前也浮现出这近一年时间,大家在一起学习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12组和13组的老师都是2024级国学班的同修,因为他们有每周一次国学班共同学习的时间,在书院都有自己岗位职责,与书院连接深,在书院担当多,所以他们中很多人融入“六实”比较快。但13组老师外地多,线下共修机会少,线上共修也总有几个老师因为工作原因只能旁听或请假,甚至“六实”功课不能全部完成。去年11月底大群共修,我们小组的分数最低,会后我再次查看小组老师当月的打卡分数,发现有位老师每天分数特别低,只有几分甚至零分,便联系这位老师,这位老师当即表示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分数低拖小组平均分,表示尽力去做。第二天这位老师的打卡写到:“最近换了一个新的工作单位,每天忙于两个单位之间的工作交接,下班到家都快11点,赶紧拿出本子抄经,小女儿又跑来捣乱。”读到这里,我非常心疼这位老师,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我觉得这样就失去做“六实”的意义。于是联系这位老师,表示“六实”功课尽力去做就可以了,不必勉强自己,更不必把自己搞得太过紧张。还有一位老师,长期在外地,选择性做功课,但能坚持每天打卡,每月一信也按时完成,就是没有时间参加小组共修。

 我曾经也想和这些老师交流一下,如果工作太忙,可以缓一缓,调整状态之后再加入“六实”,其实就是想劝退。但想起一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我们小组的老师我都舍不得让他们离开,没有无缘无故的相聚,既然能在一起,就是缘分,就要珍惜!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暂时劝退的想法,是自己仍然停留在“小我”“我执”“我私”的层面,因为在意每次月底大群共修各个小组的分数,在乎我们小组分数会不会太低,自己作为组长会觉得不好意思,丢面子。说白了这种心思太狭隘,太自私,根本就不合道。组长的职责是自己做好“六实”,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而不该有这样好面子的想法,后来我意识到这样做不妥,不再有劝退的想法。现在每次小组共修不管有几人参加,我们都正常进行,我相信只要条件允许,老师们一定会参加,那些不能参加的老师,一定是条件不允许,我要全然地接受。

关于小组共修分享,我也考虑要不要像示范组共修那样,每次指定人员分享。认真思考之后,还是选择大家自由畅谈,这样我们在分享时,不受文字的限制,大家可以畅谈自己当下的学习收获、疑惑,或者自己最近的困顿,不足,委屈都可以说出来。我们在一起可以哭,可以笑,我们就是一个小家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共同进步,感恩大家,感恩有您!

可喜的是,虽然我没有再给各位老师提出各种要求,但我们小组老师的状态越来越好。穆老师是做得最好的一个,比起穆老师我这个组长非常惭愧,穆老师做事细致,考虑周到。每周小组共修,穆老师都是写好文稿有备而来,而且分享的高度都远远超越我们。当然穆老师这样的高度虽然和他近30年军旅生活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穆老师一颗恭敬、谦卑、足信、慈悲、善良的心。穆老师的每月一信在我们小组都是第一个完成,因为自己本身德行高,品质好,写出文章倍感动人,感恩穆老师对13组老师的引领与帮助,在这里我要诚恳向您说一说“谢谢”!

我们小组的倪雪纯、石美侠、陈宇、张艳、张晔、孙中华、拾亚楠七位老师都已经成为书院的重要岗位的义工,周文文、訾钰涵、吴溦、徐红娜四位老师,虽在外地但每天都和书院连接,也一直在组内为大家无声服务,感恩你们的支持。同行路上有大家在一起真好!

作为固定组长,我身上还有很多不合道的地方。首先对小组老师的关心不够,不能及时与大家连接,比如拾亚楠老师工作任务重,家里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当发现她功课做得不好,我没有及时了解原因,也没有送去问候。对于几个外地老师,我与他们联系更少,只是在有任务时才互相交流一下。小组同修之间融合还需要加强。其次我没有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自己功课也是完成不好,内心缺少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当大家有困惑时,我不能给予更多的帮助。这些都源于我自己内在力量不足,德行浅薄,私心太重,这些都是我需要挑战的目标,也是成长的力量!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13组成员、立志班主班老师、子衿学堂弟子、书院骨干义工 徐凤梅。邮箱收日期:2025年4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