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月,我迎来了自己的挑战——做轮值组长。参加六实半年多了,这是我第一次做轮值组长,却也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勉强为之。先生一直要求我们在担当中成长、要历事炼心、要走出舒适区。可机会到来时我却又选择了退缩,这是为什么呢?
在本月小组的第一次共修活动上,我们一起学习《挑战月祈祷文》并分享感悟。各位老师都很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并分别给自己设定了挑战月的挑战目标:有的是尽力做好“六实”功课;有的是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有的是管理好情绪;有的是关注自己不评判他人;有的是接纳自己……其中,也有老师感慨“知道容易做到难”。对于各位老师的感悟,我基本都是围绕“要知行合一,要落实,要践行,要勇于接受挑战”等进行总结分享。共修结束后,好几位老师私信我,对我当晚的主持给予了肯定和鼓励,我也暗自欣喜第一次的主持比较顺利。
我们小组本月第二次共修这一天,我的情绪很低落,而这种情绪已经持续两天了,心里一直被一些莫须有的问题纠缠着,纠结,甚至焦虑。后来,我猛然发觉在上次共修时由我说出来的那些道理其实只是冠冕堂皇的一段空话,没有任何力量,因为我自己没有去践行。由此,我又想到为什么先生的话那么有力量、有能量呢?因为先生一直是“讲我所行,行我所讲”。先生所讲的都是他亲身实证的经验和感悟。想到此,内心有些惶恐,感觉之前我所说的句句都是对自己的讽刺。
《挑战月祈祷文》中写到:“修行的挑战是光知道不够,还要能做到。知道是开悟,做到是印证,不断地证悟,方可近正道。‘做到’就是去习气、化禀性、亮天性的过程。”《论语》的开篇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然后“习”,去生活实践、落地践行,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喜悦。否则就像先生说的那样,我们只是把知识转移到大脑里了,而没有转化为我们的能量。
我知道要心怀感恩,却对自己拥有的一切熟视无睹,甚至不以为然;我知道要心怀敬畏,却又时常放任自己肆意妄为;我知道要及时清理,却总在一些负能量的念头里纠缠;我知道担当才能成长,却在需要上前时弱弱地躲了起来……所以,只是“我以为我知道”罢了。
对于世界,我知道所谓的真实,都是我们内心向外的投射;对于生活,我知道生命无常,但一切发生都是必然;对于情绪,我知道情绪没有好坏,不需要去控制,而是要去觉察情绪的源头;对于困难,我知道每一次挑战正是我们成长的契机;我知道……但,这些“我知道”本质上还是“我以为”,因为知而不行不是真知!其实,我并不知道,我只是听说了这些道理或是这些知识而已,这些并不属于我。
在书院,我们都知道要“老实、听话、实干”,但只有真正做到“老实听话实干”的人才会不断升级,不断蜕变,才能实现增能长慧。昨天书院公众号特别推荐了田海燕老师的文章《老实听话实干的真谛》,田老师说“老实听话照做,是修行的法宝。”李向东老师曾在他的文章中写到:“书院里所有修得比较好的老师几乎都不是聪明人,都有点笨笨傻傻的味道。但他们不是智商不够,而是不愿走捷径,不愿使花招。”他们就是咱书院老实听话实干的人。
先生不止一次讲,提升生命能量的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好好修六实。修六实就要落到实处。近日,重新学习了先生近期的感悟,发现先生的感悟多次是以如何做好六实各项功课为主题。比如:如何做好六实;《道德经》的五种读法;学用《道德经》有什么用;唱颂的力量;每月一信的“三原则”和“五注意”等等。由此也再次感受先生的慈悲和良苦用心。做才能产生能量,我缺的不是道理,不是知识,是落实,是践行。知而不行不是真知,知而不行等于零啊!从当下做起,做老实听话实干的书院人吧。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师长,感恩一切万有!祈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组成员、启蒙班助教、新闻中心校对组成员 李姣。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4月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