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对伉俪走进书院走向和谐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1、章民利:2024年我的重生之路
今天是农历2024年的最后一天。回顾这一年,变化最大的就是我的家庭关系。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想跟自己的过去做一个告别,旧岁将去,新年正来。
今年元旦,我和妻子牵手南通分院的老师们一起去徐州参加了彭城书院的梅花诗会。那一天,我全程沉浸在感动之中。我没想到“无”的力量如此强大,感叹于现场书院义工老师们的默默付出,感动于舞台上演员们背后的努力,他们为我们呈现出如此绽放的生命状态。第二天,我们跟随先生去游学,先生指着徐州最高的建筑说:“只要自己足够高大,无论在哪里,别人都能看见你。”我理解这里的“高大”指的是内心的强大与富足。也正是那天,我坚定地加入了“六”实队伍。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 章民利。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2月22日。】
2、黄娟娟:2024年就是我的重生年
一、
我与父母的关系,似乎从小到大都是淡如水,童年乃至青春时光的珍贵岁月里,父母的身影总是缺席,鲜少陪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他们对我的意义,只是支付学费;而我对他们的责任,就是毕业后努力赚钱回报。成家后,更像是走亲戚,始终没有办法做到像我爱人他们家那样,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有时候父母亲发生了争吵,我去劝慰,最后会变成对自我情绪的宣泄。我就会抱怨他们不爱子女,还总是让我们操心。我曾以为,大概率这辈子我与父母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相处了。
但是这两年来,因为我认识了汉风先生,走进了传统文化,我的人生逐渐走上了蜕变之路。在去年先生举行的一场《与父母连根养根》的讲座上,我给父母写了封家书,讲座结束后便与母亲通了电话。我大胆地突破了自己,把自己对他们的爱和祝福,通过感动的问候和笑容,传达给他们。由于这两年辞去了工作,时间上也更自由了,今年的三月份和五月份,我都带着孩子回老家陪伴他们。八月份,我们带着父母去大别山系列景区旅游。这些朝夕相伴、连根养根的日子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这份爱,虽不常宣之于口,却如影随形,从未缺席。
前几日回老家的时候,父亲主动跟我们说,等明年正月的时候,他与母亲要来南通跟我们住一段时间,来南通玩玩。一直不舍离开家乡的父母,居然有了这样的改变,我内心无比喜悦。我知道,我们的关系早已经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亲情的小船已经驶向更加美好的方向了。
二、我与爱人的亲密关系
我与爱人是初中同学,从青春懵懂的恋爱,走到现在的三口之家,我曾经无比骄傲于这段历经岁月考验的感情长跑。在这段关系中,我一直是被照顾、被包容的对象,逐渐变成我居高临下,他言听计从。我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工作和孩子身上,很少关心他,时间长了,便会物极必反,适得其反。
我的爱人混进了吃饭、喝酒、钓鱼、泡KTV等的行列,有时晚归,有时不归。他渐渐有了一张又一张的信用卡,有了源源不断的还款,有了对我和家庭越来越多的忽视和远离。去年夏天,我们总是不分白天黑夜地争吵,最终闹到彼此提出了离婚的地步。孩子让我们彼此有了冷静的空间,就在这个时候我走进了彭城书院南通分院。为了减少自己的内耗,带着自私、疗愈的心态,我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但起码有半年,我都是游离失志的状态,打不开心门。
直到今年上半年,我将自己的这份纠结诉与分院负责人海燕老师,她坚定地跟我说,“你好好与我们一起修身,做六实,不去管他。我们做好自己了,周围的一切才能好起来。”从此,我不再一个人闷在家,只要空我就去书院,和正能量在一起,随着六实的队伍实修实干。慢慢的,我的心没有那么躁了,我能把心从他身上收回来了。我学着静定自己、内观自己、接纳自己。我变了,我爱人真的就变了。他被感召也到了书院,参加一次又一次读书会和一次又一次智慧课堂。我们开始能坐下来好好聊天了,从一周不吵架,到一个月不吵架,再到三个月不吵架,直到现在的和颜悦色。
在2025年1月,他也加入到我们六实队伍中来了。我们历经了那么多跌跌撞撞,最后成为了同修关系。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美好的事情啊!这一年里,他戒断了鱼龙混杂的场所,离开了酒肉朋友,回归了家庭。而我也慢慢地褪去了满脸纠结,开始有了绽放的迹象。我们都在悄然卸下面具,以诚相待,慢慢放下过去,让从前种种翻篇而去,迎来新的篇章。
三、
前几日回安徽老家,遇到高中同学,她问我,现在还上班吗?我很坦然地跟她说现在不上班,也不再内耗于是否有工作的问题了。因为我明白了人生重要的事情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走上修身之路才是正事。生活处处是道场,何必局限于固定坐班的场所呢?以前心总长在别处,熬不住的时候总想找个靠山靠一下。直到历经千帆,我才终于明白,我自己就是自己的靠山,而这座山,不仅仅是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如如不动、宠辱不惊、温暖纯良、无我利他的心。
朋友还问我,不去上班,生活没有压力吗?我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她,金钱对于生活是重要的,但是它也只是看得见的一种财富,人有两个银行,一个是物质银行,一个是功德银行。现在的家庭分工使得我不方便去上班,可能在外在的物质上,少了些补给,但是从看不见之处来看,我更好地照顾了孩子和家庭,有更多可自由分配的时间去实现自我精神的丰盈。我越来越喜欢现在的状态了。随着自己状态的不断更迭,我与原生家庭、与爱人的亲密关系,与儿子的亲子关系,以及我与社会大众的关系都随之有了更和谐的趋势。
现在的我,莫名之间常有喜悦生发出来,我越来越享受当下的生活了。在家里煮饭就享受煮饭的烟火快乐;在外面喝茶就感受喝茶的宁静雅趣;在山野丛林就沉浸于其间的心旷神怡;在书院服务就享受服务的殊胜法喜。人在哪,心就在哪,那份安安稳稳,自由自在都会萦绕心间,安住于当下,就有处处乐,时时喜。
做到持续如如不动、无我利他、安于当下,对现在的我而言,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我不畏惧,也不着急。接纳现在不够绽放的自己,随喜愈发幸福的自己,祝福未来美好的自己。
2024年虽颠簸崎岖,但是于我而言,是多么珍贵的一年。我有一种感觉,2024年就是我的重生年。一切都带着以前的美好沉淀,开始了人生更美好的征程。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先,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黄娟娟。邮箱收稿日期:2025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