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正立志,静待花开

(2024-12-14 16:04:11)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养正立志,静待花开

几个月前,我们南通分院的凤春老师给教务组的每位老师赠送了一本书,书名为《爱心伴孩子成长》。书的作者是一位热爱传统文化的体制内一线教师。这本书被誉为“教师的智慧增长读本,家长的亲子教育指南”。作者在书中一开始讲了一个故事,让我久久难忘。故事是这样的:

两千多年前,圣人老子要出关,守关官员知晓老子有智慧,便想请教一事。官员有俩儿子,大儿子老实木讷、反应慢,小儿子聪明伶俐。官员问老子:“我老了后,靠哪个儿子好?”老子让其把俩儿子叫来,待二人来到跟前,他从兜里掏出一把钱放桌上,对他俩说:“谁打父亲一下,这钱就归谁。”大儿子只听到“要打父亲一下”,心想父亲辛苦养育,怎能动手,压根没在意钱。小儿子却盘算着打一下父亲无损,还能得钱,便冲过去打了父亲,抱着钱跑了。老子见状,对官员道:“这下,您该知道靠哪个儿子了吧。”

几十年以后,果然就像老子预计的一样。大儿子一直悉心孝养父母,日子在侍奉亲长和睦邻里间悠悠度过,成家后,又本分尽责,担起丈夫与父亲之责,点滴岁月皆盈满质朴温情,踏实的足印里,是对家人毫无保留的陪伴与守护。小儿子呢,机灵聪慧,打小展现出的伶俐劲儿,恰似算盘珠子般活络,长大后一头扎进商海,算盘拨弄得风生水起,奔赴远方谋营生、赚大钱,在金银往来、生意周旋里穿梭不停。命运无常,官员突染重病,生命垂危之际,心心念念盼小儿子归家,托人带信。小儿子接到消息之初,孝心也曾在心底轻叩,可那精明算计的习性转瞬占了上风,权衡再三,想着自己既非良医,归途耗时费财还改变不了结局,终未踏上归家之路。      

故事落幕,却如石子投入我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作者说,我们都知道这个官员要靠大儿子,但是现在我们的学校和家长都在朝哪个方向培养我们的孩子呢?

是啊!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放眼望去,前有立足人工智能时代,推出与时俱进课程体系的北京某学校备受瞩目,后有以“传承中华文化,培养经世大才”为使命的辽宁某学校吸睛无数。这两所学校,都在为中国工业时代的应试教育而开辟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然二三十万一年的学费,已劝退了诸多家庭。反观彭城书院,十八载岁月悠悠,初心不改、分文不取。在德高望重、心怀大爱的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引领下,几百位义工老师满怀热忱、夜以继日,默默耕耘、孜孜不倦,于教育的沃土里深植“立德树人”的种子,终踏出一条独具特色、满溢芬芳的育人之路。

古人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彭城书院深谙此道,为祖国的下一代精心开设了诸多儿童中华经典学习班,包括周六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班,以及周日立志班等。

先生说,“童蒙养正”告诉我们在孩子童年时期,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正”。这个“正”就是正知、正念、正言、正行。 在人的念、言、行中,“念”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决定着方向。方向对,再晚也能到达目的地,方向一错全盘皆输。“念”也叫发心;还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叫思想;还可以叫思维。 发 “正念”,才能讲正言、做正事、养正气、走正路!正念就是合于道的念;就是无我利他的念!圣贤经典里蕴藏的都是合于道的正知正念,孩子从小读经典就是给他的人生输入人类最高智慧和美德的程序,他以后的人生必将结出金灿灿的果实!

“少年养志”,取名于王阳明所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立志而 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 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这段话深刻地阐述了立志的价值与 意义。少年时代一定要立家国之志,如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 沉浮”、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果只为了自己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而立志读书,那么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就令人堪忧。

教育的根本,是尊重个体的价值,保护人的多样性!教育就是静待花开 ,助力每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着健康的身心、科学的头脑、艺术的涵养、生存的技能,同时兼具深厚文化素养与炽热家国情怀,还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独立的人。书院的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育,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乃至人类大同而读书,真的令人欣慰、感动和赞叹!

如今,每日拜读书院的公众号文章,见识到一位位优秀老师的风采,也见证到一名名优秀小弟子的养成。这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然知晓彭城书院的义工老师们付出甚多、奉献颇大,却在本月在一次次的线上共修过程中,真真切切领略到老师们的付出远超想象,满是震撼!屏幕相隔,却深切感受到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修养,暖人心扉、沁人心脾,令人如沐春风。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今后我会紧跟书院步伐,日益精进,唯愿能早日奔赴现场,切身感受书院氛围,连根养根!

感恩天地神明,感恩圣贤祖宗,感恩父母恩师,感恩一切万有!愿天佑中华、国泰民安、世界安平泰,道德普天下!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15组成员、南通分院暨笃行书院骨干义工、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  亚玲。邮箱收稿日期:2024年12月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